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旬日《公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煦,朝阳临窗。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名师网课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其二赏析

其二

东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一、 题解

1958年6月30日《公民日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在这火红的年代,人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兴修水利,填平沟壑,迈进根治血吸虫的新时期。
血吸虫在中国盛行2000多年,殃及江南12个省市,患者1000多万人。
主席非常重视此项事情。
1965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
”仅两年韶光,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主席非常激动,浮想联翩,第二天一早,微风拂煦,朝阳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写了这两首划时期的名篇。

瘟神,(疫鬼)是谑称,又是拟人,危害之大赫人听闻。
幼虫一旦侵入人或畜生体内,无性繁殖,初下痢—>厌食—>瘦削—>无力—>去世亡。
无药可治,去世亡率高。

鲁迅师长西席的名言可作最恰当的诠释:杂文《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有言:穷汉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田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心伤,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贾府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这句话反响了不同阶级属性的人的不同的审都雅、天下不雅观。

二、 关于诗的内容

序:读六月三旬日《公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煦,朝阳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朗诵:

东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讲读:

这两首诗是联章体的手腕,以丰富的想象把过去和现在,神话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讲第二首。

首联:出句:写温暖如春的大好形势。
对句用“尽”字,表示范围的副词。
人们都像古代的圣贤哲人,发挥聪明才智。

颔联:“红雨”:化用唐李贺的《将进酒》中名句:“桃花乱落如红雨。
”人们心情愉快,花随人意,在水上漂流。
“着意”:“着”动词。
放在一起动宾构造。

颈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五岭”、“三河”:歌颂人们改天换地的伟力。

五岭:绵延在南方。
“三河”:指黄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奔驰于北国。

“五岭”和“三河”,这两个地名,代表全体中国。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也提到五岭。

“银锄”:银,本为名词,这里作形容词,“白”色,人们在深翻地皮,抡起锄头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铁臂”同理,铁本名词,这里是形容词,“玄色”。
在大跃进年代,农业学大寨,改良土壤,深翻地皮,挖土、推车,汗如雨下,赤膊上阵,脊梁晒得黝黑发亮。
前苏联墨客马雅可夫斯基说:天下上没有更俏丽的衣裳,像古铜色而结实的肌肉一样。

尾联;“借问”是古诗中常用语。
“纸船”“明烛”:是我们国家的习俗。
正月初四晚上送“穷苦人”、接“富鬼”。
汉代杨雄有《送穷赋》,唐代韩愈有《送穷文》。
“瘟神”,是谑称,讽刺。

中央思想:通过对诗的剖析,充分显示在大跃进年代人们的信心和力量,辛辣嘲讽瘟神和统统反动派的无能和无奈。
“照天烧”,瘟神逃脱不了灭亡的了局。
同时也改变中国公民“东亚病夫”和穷苦后进形象,肃清统统害人虫,自主于天下民族之林。

三、 艺术特点

想象丰富,比拟光鲜,措辞精美、凝练。
更主要的是对仗。

对仗整饬:律诗四联八句,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颔联:

出句:2-2-2-1句式

红 雨翻 作

形 名动 名动 名

偏 正动 宾动 宾

主 谓

对句:2-2-2-1句式

青 山化 为

形 名动 名动 宾

形 名动 宾动 宾

主 谓

颈联:

出句:2-2-2-1句式

五 岭银 锄

名 动形 名

主 谓偏 正

主 谓主 谓

主 谓

对句:2-2-2-1句式

三 河铁 臂

名 动形 名

主 谓偏 正

主 谓主 谓

主 谓

看后三个字:

人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这首诗:正对,很幽美。

一样平常说:格律诗讲究:起、承、转、合(结)

四联风格也不同:

首联:突兀非凡 颔联:平和伸展

颈联:抑扬峻拔 尾联:余韵悠远。

席淑贤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