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隐士 茉莉花图 立轴 水墨纸本

【作品赏析】

石涛(原济)、朱耷(八大隐士)均为由明宗室后裔而出家为僧,与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合称明四僧。
明四僧是明末清初期间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又影响深远的绘画流派。
四僧借画抒发出生之感和烦闷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思,多抱有强烈的遗民情节。
个中尤以石涛,八大传世作品较多且对绘画史贡献最大。

石涛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淳厚畅快又明朗秀健。
章法构造不落俗套,在不完全中求完全,已入不为物蔽,不被法拘,功夺造化,力辟混沌之境,在四僧中视野广阔,思想生动,面貌繁芜,对后世影响极大。
有人称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
从他的绘画技能和理论等方面是当之无愧的。
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不精擅且寓有新意。
尤以山水画及论著《画语录》名重天下。

研究与质疑八大年夜山人茉莉花图赏析

“法本法无法”“搜尽奇峰打草稿” “山川与我神遇而迹化”等话语是其艺术思想宣言,被后人奉为艺坛圭表标准。

朱耷为人怪僻,艺也诡奇。
癫狂挥扫,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脱手眼。
郑板桥谓其“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平凡眼孔中也。
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往后,不留一格。
”风格简约冷逸,尽脱窠臼。
八大隐士可谓中国水墨写意画高峰的代表。
其山水、花鸟兼擅,尤以花鸟最著。

有自题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依是旧山河,横流浊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役夫自道,言简意赅的说出了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和寄寓的思想感情。

八大隐士个性倔强,一出笔就迥不犹人,奇崛冷隽,生面别开。
此图写茉莉一枝,自左向右横斜而出,近右边了,始平步青云,其端疏疏着花,与下方数朵相呼应;最奇处在左一枯枝,仅一二笔,便平衡了画面,使画幅之外更有了不尽之意。
画幅小而境界阔大,落墨不多而活气盎然。
枝干用中锋,饱满圆厚,迁移转变处笔力不稍减而尽现灵动;墨叶用水恰到好处,通透蓬松,淋漓郁茂,神韵毕现。
旧为吴昌硕所藏,他的老师杨藐翁为之品题,所云“信手数笔而神味已到”,“同时知此趣者恐不多得矣!
”感佩惊叹之情溢于言表。
此页虽小,却是他六、七十岁间代表之作,险些在所有八大的专集中都揭橥过,至难堪得。

这件作品就目前这个样子看上去很完美,但不要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完美是包含了下面的题识在内的。
这引发了一个大略的思考,在清代书法家杨岘题字之前,八大隐士的《茉莉花图》是个什么样子?于是我们用最大略的方法,利用去水印软件把杨岘的字擦掉。

清 八大隐士 《茉莉花图》 原来的样子

于是问题来了,八大隐士的《茉莉花图》在擦掉杨岘的题字之后,居然看上去不对劲了。

八大隐士是一位构图高手,大略的设想一下,这样的构图会涌如今八大隐士的作品中吗?按照一样平常的构图事理,如果右下空这么多的话,左上角就不应该题那么多字,顶多题个穷款。
或者说,如果是这样的构图,八大隐士的题款就不应该在这个位置了。
再或者说,如果杨岘那段笔墨是八大隐士所题,就通情达理了。

而且,去掉杨岘的题字之后,下面的那个树枝显得那么没来由。
八大隐士(1626-1705)和杨岘(1819-1896)不是一个时期的人,他们不可能同时创作一件作品,不可能是八大隐士预留了一个完美的位置等着杨岘去题字。
因此这件事只有三种可能:一,这件作品是杨岘和他的“翅膀”一手策划的;二,杨岘有时得到了这件作品,看着怎么都不对劲,于是大笔一挥,补题了一段笔墨。
这里还有一个知识问题,如果你得到了一件代价连城的伟大作品,会贸然在上面题写这么大一段笔墨来污染瑰宝吗?这种事恐怕只有乾隆天子敢这么做。
三,某藏家得到了这件作品,也觉得不对劲(或者说他就知道不真),于是找了名人杨岘题字,杨岘心知肚明,知道不是什么宝贝,在上面挥洒一下也没什么可惜的,于是造就了这幅伪作的完美。

画家作为创作者的觉得常常是比鉴定师要准确。
我们从创作的角度看,在去掉杨岘的字之后,这幅画险些就不成立了。
更何况八大隐士是一代宗师,这样低级的问题彷佛不应该涌如今他的作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