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道德龙文化文明专业委员会
康继业
提及“木兰”英雄,我们就自然地想起了南北之北朝·魏《木兰辞》中的故事人物。那是由于,不仅南北朝以来,险些各个历史朝代不断涌现了木兰式的爱国、爱家、爱社会、爱和谐、爱生活的木兰英雄人物;而且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教材教材中,也从小读书上学时普遍都诵读学习过《木兰辞》这首千古绝唱的忠孝史诗、木兰故事;尤其是,在新时期的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从《木兰辞》中演绎出的戏剧、动画、电视剧、乃至电影木兰形象、木兰故事、木兰精神、木兰文化、木兰榜样,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彷佛已经形成了一种木兰元素、木兰家当、木兰经济、木兰品牌、木兰文化符号。
谈到“扬州”城市,要说有南北朝之南朝·宋《芜城赋》记载着其过往的兴废沉浮,那是由于有扬州的地方文化人,挖掘历史做事当今地方发展而找出的历史影象,为曾辉煌过的扬州寻回一张城市名片作脚注。
但是,作为普通人却未必有人都知晓《芜城赋》是咋回事,更别说其来龙去脉。这是由于一方面,它不是我们教材所必选的学习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更不像《木兰辞》所产生的广泛历史浸染和深远社会影响力。
然而,笔者为啥把看似本不相关的两首“辞”与“赋”放在一起来评论辩论,这正是剖析《木兰辞》作为一首《乐府诗》涌现的时期背景密切干系。
由于,南朝·宋的《芜城赋》所阐述折射的是有北魏王朝的负面影响力。而《木兰辞》正是回应和消弭这样负面效应的最佳精神武器!
据查:《芜城赋》中的芜城,是指芜城,即广陵(今扬州),作为淮左名都,在南北朝初最为富余,然元嘉27年(450年)和大明3年(459年)两遭兵祸,繁华荡尽,悲惨荒凉;大明三年鲍照过广陵,时创痕犹新,血迹尚在,鲍照目睹惨状,悲从中来,感发而作此赋。
而作者鲍阳(公元414-466年),曾做过南宋的参军,在他目睹过当时的广陵城后,想起此城十年内所发生过战事,造成了无限的创伤,而以荒漠之城来形容此时的“广陵城”——如今的扬州城。
个中:元嘉27年,即公元450年。那时的南宋天子刘义隆继续其父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与北魏开战,但都无功而返。特殊是450年的北伐失落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长江岸的瓜步,威胁建康京城,造成刘宋国力的损耗。以是,《芜城赋》,也有架词诬控,映射北魏之意。
以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太和十八年,即公元495年进入中原统治之后,从459年到此时的二、三十年间,流传了这久的《芜城赋》,北魏王朝没听到、没关注到、没觉察到。
面对如此,北魏王朝统治者,自然会想到把在平城明堂培植好后,赏赐将军们时涌现的“木兰”业绩,总结提炼出来,予以正面回应,宣扬自己的正能量!
于是,可能是针对《芜城赋》中描述“东都妙姬,南国美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通过妇女的悲惨命运,来映射由于战役带来的创伤。而光鲜地也展示了北国妇女的一个缩影,树立了北魏具有的家国情怀的妇女“木兰”形象。
而且,“木兰”之名称定位,既可能是真实的小名亲密的直接称呼,也可能熟读中华古诗词文化,而深刻节制了春秋期间楚国屈原的著名楚辞《离骚》而故意选取,或者是天缘巧合,冥冥之中的人物称名“木兰”与《离骚》中之“木兰”发生了量子纠缠抑或天人感应。
从而,使《木兰辞》中的“木兰”一名与《芜城赋》中的“蕙心”也形成了光鲜的对仗。
由于,屈原《离骚》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据解:搴:读qiān,选取之义。阰:读pí,古中国楚地山名,一说“大土山”。宿莽:一种可以杀虫蠹的植物,叶含喷鼻香气。楚人名草曰"莽",此草终冬不去世,故名。即今水莽草。 一种经冬不去世的喷鼻香草,莽。早上的“木兰”更是如日方升,永生之象。
傍晚的“宿莽”本是终冬不去世,永生之象。
这里的“木兰”和“宿莽”,都借比喻芳香、永生、久远之象。
这句话意思是:清晨,我(屈原)浴着晨曦去选取大土上坡上的木兰花;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都是来润德润身,龟龄之花。
木兰,本身是一种花,中药名。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天目木兰、天女木兰,黄山木兰花蕾。在我国南北广大地皮上,都有分布成长。如今用之命名、呼名,自然寓意深刻禅奥。
而“蕙心”之蕙,读作:huì,比喻纯美。蕙,喷鼻香草;蕙柱,即薰喷鼻香,蕙草作的喷鼻香柱。蕙若,喷鼻香草名。指蕙兰和杜若。<名>即蕙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瘦长,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喷鼻香。一茎可开十来朵花,色、喷鼻香都比兰清淡。可供不雅观赏,根皮可做药材。这样,蕙心,比喻女子芳洁、纯美的心。
虽然,木兰与蕙心,皆具有芳香之隽誉,纯美之心境。但是,两厢比拟,《木兰辞》与《芜城赋》高下立现,胜负自明矣!
一个《赋》中“东都妙姬,南国美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表示出的是安逸清闲、享受风华、花瓶摆设!
一个《辞》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是多勤恳的妇女、多大的气概、多高尚的情怀!
真是:一个“北国木兰”,赛过了一个“南国佳人”。
真是:北魏木兰,真正表示出了一种“蕙心兰质”的崇高品质!
表示出了一种真正的蕙喷鼻香、兰喷鼻香、飘喷鼻香!
笔者以为,这可能便是木兰故事产生的客不雅观一定背景之一吧,这便是北魏木兰。
2019年11月26日于亲水湾龙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