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诗歌爱好者:如何评价这三首诗?在古代属于什么水平?请就利害点给与大略评析?
一贯喜好古诗,偶尔也会写一首自娱自乐,但自己也没什么诗友,以是极少沟通;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好不好,更不知坚持写下去是否故意义。以下三首便是拙作,请诗歌爱好者给予批评、示正;让我感想熏染到写诗爱诗的氛围。感激。
暗香
万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夜花不语夜风乱,七月人间四月春。
咏秋
长风有恨飞红叶,冷月无声映青霜。
江湖水寒须烈酒,醉卧疆场笑秋凉。
骚客
岁月风尘迷人眼,浮醉天涯何日还?
遥待清风与明月,散发扁舟作笑谈。
个人赏析诗词的文章有一些,但基本上都是古人诗作,要不便是随着我学习格律诗的一些朋友的作品,也看看。其他的时候一样平常都只是说:“好,可以”。
为什么呢?
由于古人不会还嘴,以是我可以胡咧咧。
而随着我学习格律的朋友,和一样平常写诗的朋友又不同,由于他们有格律哀求,有哀求的人就有准则,有准则就可以按照准则去衡量,用履历来让他们回不了嘴。
以是,不是很熟的朋友相问,除了很明显的格律缺点(格律诗)、逻辑缺点以及意象选择和修辞适用的缺点之外,很少对今人古诗的意境作出评价。
由于写诗本身是一种相称个人的事情,是作者个人感情的投射,外人没必要多嘴,说不定还由于感情不到,根本领悟不了作者的本意而闹笑话。因此本人从来不主动评价网上作品,不论好坏,由于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除非作者相邀,那就一定会给个答复,这是一个相互尊重的问题。你问我,我就答,至于听不听随你。
一贯喜好古诗,偶尔也会写一首自娱自乐,但自己也没什么诗友,以是极少沟通;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好不好,更不知坚持写下去是否故意义。以下三首便是拙作,请诗歌爱好者给予批评、示正;让我感想熏染到写诗爱诗的氛围。感激。
从这段话至少能看出作者是诚挚求问,而不是来要表扬的,这很好。但是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题主并没有系统的格律诗演习,自然就不能用近体诗的哀求来稽核他的诗,也就谈不上平水韵、新韵这些差异利用。那么顶多也便是看看思维逻辑、修辞手腕之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跟改作文没什么差异。
如果没有格律、只讲诗意,最紧张便是看音律是否豁亮清明,文意是否顺畅。统共有三首,第一首《暗香》。
暗香
万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夜花不语夜风乱,七月人间四月春。
这三首诗都因此七言四句的格式涌现,在节奏、押韵上都是符合诗的特性的。但是在格律上诸多出律,以是我们只以古体诗的格式来看待。
诗题为《暗香》,内容是写七月夜间、酒醉花喷鼻香、心思活络、居秋思春。
第一句写月夜,第二句写饮酒,第三句写喷鼻香来,第四句写感概。虽然不符合“起承转合”、“起承转放”的绝句普遍文法,但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们就看看一些详细写作方面的问题,再次声明一点,这只是个人意见,听不听,改不改都无关紧要。同时也看看如果要成为“七绝”,在平仄格律上要如何调度。
第一句“万年古月明今夜”是一个首字不论的很规则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律句,以是念起来高低有致,但是在惜字如金的绝句中,如果要表示久远而利用“万年”,就不必用“古”字,这是重复描写。一句七个字只说了一个场景,这是一种摧残浪费蹂躏,没有物尽其用。
但是问题不大,我们不改动,保持作者原意,只供应一个修正方向的建议。
万年古月明今夜
第二句“一杯新酒醉故人”诗意很不错,秋月清明,与老朋友一起喝一杯今年的新酿,酒不醉大家自醉,渐入佳境。
但是这一句是出律的,首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根据相对原则,第二句该当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实际上“一杯新酒醉故人”的平仄既失落替、又失落对,必须调度才能合律。我们把“一杯新酒”改成“新酒盈杯”,平仄就变成“平仄平平仄仄平”,这便是首字不论的“仄仄平平仄仄平”。诗意也没有变革。
新酒盈杯醉故人
为什么不该用“新酒一杯”?由于“一”是入声字,用在这里会造成孤平出律。详细平仄格律规则可以去看我的格律专栏,这里就不啰嗦。
当然了,如果你还是中意古体诗,并不打算学习近体格律诗,就不必修正。
第三句“夜花不语夜风乱”,这句的诗意也不错。总的来说,题主对生活征象的细致不雅观察以及诗意灵感的捕捉是好的,但是在形式上,这一句就暴露了诸多问题。格律我们暂且不讲,重字却是写诗的忌讳。不要看古代墨客利用叠字、重字,那都是有条件的,只管即便避免的。这一句涌现两个“夜”字,又是利用在两个意象之中,并没有起到叠加、递进的修辞浸染,这便是范例的词汇贫乏,对绝句宝贵的字词数量来说是摧残浪费蹂躏,同时还会影响音律的畅通(两个字发音完备一样)。
更致命的一点是,这个“夜”字在第一句尾字就涌现过了,一首诗涌现三字重复,是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写诗是一种炼字的笔墨游戏,如果你不在乎这点,那就写散文好了啊,何必来写旧体诗呢?
以是这一句两个“夜”字都要去掉,从诗意上来说,别人当然知道你是写“夜花”、“夜风”,完备没有重提的必要,我们可以为这两种东西加上别的定义,丰富表达,丰满诗意。
花是什么花?后面提到七月,那么我们写古诗,用农历计时的话,夏花渐落,秋月盈盈,这个韶光最有代表特色的便是桂花。我们在为“风”加上一个定语,就用“清风”吧,实在还有更多润色可以利用,这里只是表明修正的必要,未必是最得当的。其他意思不改:“金桂不语清风乱”。
再看平仄,根据“相粘”的规则,第二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则该当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很显然“不语”、“清风”都要调度。我们改成:
金桂不言风袭乱
这句改动挺大的,还是那句话,不看重平仄的话,就不要改,原诗实在挺好,便是“夜”字重复是个大问题。打击的“袭”,本日读二声,但是在平水韵中是入声字,发仄声,以是加在这里是合律的。
第四句“七月人间四月春”,挺好的,作为古体诗无须改动。这里的“月”字虽然也是重复,但是有比较的浸染,没有“夜”字重复那么生硬,反而会营造出一种叠词的节奏感。第一句同样也有一个“月”字,但是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前面是指玉轮,后面重复的是月份,这在整体上能姑息着带过。
当然,如果要改得合律,就肯定要动。按照平仄规则,末了一句的平仄该当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就点个题吧,改成:
暗香浮动四季春
由于上一句写了风袭乱了金桂,自然清香阵阵,让人想起人间四月天。
总的来说,题主的这首古体诗写得挺好的,有生活细节,有个人感触,是小情景,小感想熏染的上乘之作,须要把稳的是一些写诗的文辞方面的精髓精辟,也便是古人说的“炼字”。
诗是精髓精辟的文学作品,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稳和其他写作区分。比如我写诗评,有时候挺啰嗦的,想一出是一出,但在写诗的时候不能这样,这是大忌。无论格律诗还是古体诗,旧体诗还是当代诗,精髓精辟是紧张标准。这也是为什么文言文旧体诗要更加有味道的缘故,由于古文一个字可以涵盖多重意思,如果意象用得好,几个字就能引入一个大的典故,表达非常繁芜的含义。这在用字词上就更加显得精髓精辟。
改过之后的古体诗,最大限度保持原诗韵味。仍旧可以连续精髓精辟修正,这首诗绝对有成为好诗的底子。
暗香(七古)
万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金桂不语清风乱,七月人间四月春。
出于尊重原作者,除了第三句之外,其他的只是提出修正见地,作者可以根据见地自行炼字。当然,不改其余再写也可以。诗歌只是一时作品,每一首诗都只代表你曾经的水平,关键是要知道如何去提高,如何去变得更好。
而调度平仄之后,就成为了一首近体格律诗:
暗香(七绝)
万年古月明今夜,新酒盈杯醉故人。
金桂不言风袭乱,暗香浮动四季春。
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一真”部的七言律绝,简称七绝。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改成近体诗的话,调度还蛮大的。囿于个人水平和韶光关系,大致就这样。关键不是能改成什么样,而是搞清楚古体诗怎么写,近体诗又怎么写。
至于你要怎么写,是你的自由。
近体格律诗和古体诗没有利害之分,这只是古诗的一种分类。
写着又超长了,其余两首就不改了,反正方法是一样的。作者可以说是有诗心的,笔墨美感和灵感都好,缺少的是音律方面的整饬以及四声八病等一些诗歌根本知识的理解。
至于格律,该当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当然这并不主要,不过既然喜好写这种类似于近体格律诗的诗,不妨负责学习理解下。
没有诗心,学了规则也没用。但是明明可以写得更好,却迷失落在一些基本知识中,难免不免有些可惜。
其余再说一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格律是桎梏”的说法,那都是些门外汉,纯粹是犯
怎么用,用不用,都在于节制了之后的你个人。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