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上苏堤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句话来:幽美是不可谢绝的沉溺。这里的湖光山色,到处流动着一种令民气旌摇荡的幽美,谁可以躲避?谁可以谢绝呢?既然不能躲避不能谢绝,那么,就只有沉溺了。
欲说苏堤,先说西湖,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历年夜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超越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落日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苏堤位于西湖的西侧,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第二次来杭州当官时,指挥20多万人,利用疏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为西湖增长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路,直通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长2797米,宽30-40米,赶过湖面0.4米。是跨湖连通南北的唯一通道,是不雅观赏全湖景不雅观的最佳地带。
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东风吹拂,犹如翩翩而来的报春青鸟使,杨柳夹岸,艳桃灼灼。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残酷如锦。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
苏东坡纪念馆
从南边进入苏堤,出花港不雅观鱼,小郭问我,若是东行一点,便是净寺、南屏晚种和雷峰塔了,假如走苏堤,就要一行向北,实在,游西湖很大略,按苏堤—白堤—湖滨路—南山路,就把外西湖围了一圈。我斟酌少焉,觉得总要转回来的,以是就选择了先游苏堤。走着创造,奇怪的是,“苏堤”路碑刻成了“苏隄”。小郭见告我,这是故意提醒人们,游览西湖光看弗成,还得存心聆听。的确如此啊。
景象阴沉,看来老天爷本日心情不好,虽然有时,会偶尔露出薄弱的一丝乌光,但立时闭上,换成阴郁,乃至洒下几滴细细的甘露。管它呢,有可能,西湖就习气于西子般的烟雨朦胧吧。走不远,看到苏东坡纪念馆。苏轼雕塑白须飘然,目视长空,默默无语,颇具道骨仙风。站在雕塑下,彷佛能听到他在吟诗作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苏东坡于北宋后期,两次来杭任职。第一次来杭在宋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1—1074年),任了三年通判。通判的职位仅次于知州,相称于现在的副市长。第二次来杭任职是宋哲宗元祐四年至元祐六年(公元1089—1091年),任知州两年。知州相称于市长。难怪杭州人说:“苏东坡是杭州的老市长。”
纪念馆一楼,先容了苏东坡五年重大政绩,及在杭活动行踪,用大量史实、详细的数据,记载着苏东坡卖度牒(朝廷赏给僧人可免赋役的凭书)、买米救援灾民、沿湖筑堤以工代赋、捐献黄金创办病坊、减免贡米缓解粮荒、治河浚湖抗旱排涝等方面的事例。
纪念馆的二楼,先容了苏东坡文学艺术方面的精彩造诣,尤其是在杭期间所作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大量作品中的佳构。
苏堤六桥与曲院荷风
苏堤实在便是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中间是柏油路,两边是草坪与水,与偌大的碧绿水面比较,显得那么纤细,那么婉约,像个江南的女子。它一年四季,花事不谢。是名副实在的“万花筒”。岸畔有椅有桌,走一会,坐一会,看天,看云,看鸟,看荷,风拂在脸上,水打在衣上,悠悠的,轻轻的,仿佛一曲曼妙的音乐。
苏堤上有六座石拱桥,各领风骚。映波桥是第一桥,站在桥头,能看到“花港不雅观鱼”的亭台楼阁、长廊水榭的倒影。民国九年桥面改石阶为斜坡。现桥栏上装饰有跃狮、蝴蝶、回纹图案。
映波桥名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浙江松阳赤岸吴朝冕题写。长17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7.40米,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旧时港通赤山教场。
苏堤的第二桥是锁澜桥,桥上可不雅观湖对面的汪庄,桥长16.9米,净宽6.4米,单孔净跨6.2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至十一年改石阶为斜坡,一九五四年拱桥改为青石桥栏,旧时通赤山麦岭路。“锁澜”二字和“映波”是对仗的。“映波”给人以波映湖中、起伏荡漾的觉得,而“锁澜”则有波澜不兴、风平浪静的意思。东面的外西湖,水域广、游船多、动感强;而西里湖则相对沉着多了。
苏堤的第三桥叫望山桥。苏堤六桥中,此桥离岸边的山最近。望的是西里湖对岸的丁家山,丁家山别号康庄,是康有为晚年居住的地方。山下环湖,春夏之际,能领略到“四面荷花三面流,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西湖秀色。并可见到三潭印月岛。桥长16.9米,净宽7米,单孔净跨4.7米,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至十一年桥面改石阶为斜坡,旧时通花家山港。泛舟湖面,视线越桥洞西望,能瞥见西岸的青山,及更远的北高峰。这是园林艺术中借景手腕。
前行不远,见到了题刻“苏堤春晓”的御碑,位于压堤桥以南21米地方,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巡游西湖,品题的“西湖十景”,和御书的“苏堤春晓”。现“西湖十景”碑中,只有“苏堤春晓”和“曲院风荷”,为康熙帝当年御题真迹。
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1757年、1762年,两次为景不雅观所题诗;碑座方形。雍正八年改亭为建岑楼,清未则为小屋,“文革”时碑断数块,至后补整树立。御碑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座西朝东,面积12.2平方米,通高4.8米。
再往前行,瞥见苏堤第四桥压堤桥,“压”字在这儿有使其稳定、沉着的意思。压堤桥通茅家埠,桥两头堤上杨柳成荫。这座位于苏堤中段的桥,被称为旧时西湖的“情人桥”。有首西湖竹枝词中写道:“茅家埠头芳草平,第四压低桥影横;桥外飞花似郎意,桥边深水似浓情。”桥长16.9米,净宽4.0米,单孔净跨6.3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是眺望全湖最佳处之一,故名“压堤”,听说桥下水特殊深,去灵隐天竺,舟行必取道于此,桥旁,曾有石台灯笼,以照夜船行走,湖中以前还产西湖莼菜。
刚过桥,小郭拉住我,指着湖畔树下小声说:“看、松鼠!
”只见前面树下,一只松鼠在瞪着黑棕色大眼睛望着我们,看起来它并不害怕,两只耳朵竖在圆圆的脑袋上,背上有几条浅色纹理,肚子是白色的,毛茸茸的尾巴高翘着,它正竖起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我近前几步,清晰看到了它机动的小鼻子,尖尖的小嘴,还长着长长的髯毛。小郭捏手捏脚向它走近。这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窜便上了树。它的滑翔功夫很厉害,甩开大尾巴,一纵身就腾空跃过好几米,在树枝上飞来飞去,有时候停下来,瞅着我们摆着小手,好象在戏捏地对我们说:“嘿,上来啊!
追啊。”
看着它愉快的样子,我们都笑了,我把这些形态,用数码全部拍摄了下来,算是游西湖的一个小插曲吧。
前行几步后,由苏堤西侧往前看,清晰瞧到了玉带桥。这个方位,欣赏玉带桥是最佳角度,它是杭州一个标志性建筑,在杭州许多宣扬先容上,都有玉带桥的形象涌现。
苏堤的第五桥,叫“东浦桥”,但也有称“束浦桥”的。桥始建于北宋,通往曲院,与西岸流金桥斜对。长16.8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5.9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民国九年至十一年桥面改石阶为斜坡。
在桥上看,西面是岳湖,东面是外西湖,两湖在此沟通,“东浦”二字点出了岳湖水流东注的意思,杭州话“东浦”和“东坡”发音也差不多。
溜达下桥来到仁风亭。“仁风”二字是指慈善宽厚、形成风尚。南有夕阳亭,北有仁风亭,二亭首尾呼应,强调了建筑布局上的平衡。在仁风亭回顾南看,群山犹如一道樊篱,故称“南屏山”,东面高楼林立,是繁华市区。北面隐约可见保俶塔。隔湖相望的塔,是西泠印社的华严经塔。
再往前看,宝石山上,看到一幢建筑物。是喷鼻香格里拉饭店的建筑,孤零零涌如今西湖边,与西湖的整体都雅非常不折衷。听说,今年西湖申遗时,专家曾对此提出异议,答复是,喷鼻香格里拉承包条约到2035年,到期后将予以拆除。不知承诺是否能兑现?也不知道我能否活着看到这一天。
顺桥西拐,是曲院风荷东面入口,经由金沙堤,就到了曲院风荷。西侧湖面是西里湖。还要经由著名的“玉带桥”。它是西湖唯一一座有廊亭的汉白玉拱桥,是杭州最富神奇色彩的桥。
始建于清代,是西湖十八景之一。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疏通金沙港,乐其形胜,复于堤上构石梁,当时由于港中溪流湍急,故设三洞以开导水势,通里湖舟楫,状如带环,故名玉带桥。
桥上筑红亭,如飞鸟张翼,晴光照灼,长虹横亘天涯,回廊绕绿水,朱栏倒人影,金碧澄光鲜,桥畔红桃绿柳夹相照映,阳光照耀下,与苏堤上六桥旁边相映,更显景致宜人。清末桥亭废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杭州市园文局扩建曲院风荷,把金沙堤玉带桥与原来的郭庄连成一片,借景岳湖,建成曲院风荷公园。
“玉带晴虹”牌匾,悬挂在桥亭北侧,《湖山便览》卷三:“中设三洞酾水,上构飞亭,夹以朱栏,绕以花柳,晴波倒影,俨然长虹亘空,增修十八景目曰‘玉带晴虹’”。是说,在晴朗的时候倒影婆娑,犹如虹影,以是称之“玉带晴虹”。
复修时,桥墩仍照样制,呈三角形“分水”,远看似美人下垂带环;桥面行道分两行石级,中为斜坡;桥栏采取山东产的雪花白玉石,雕刻夔风、波涛、莲花等图案花饰;桥亭依旧重檐歇山,翘角飞举;桥长32米、宽9.4米,中孔净跨4.6米,两边孔净跨分别为3.2米,3米,为三跨石桥;规复了“玉带晴虹”的原景。
曲院风荷原名曲院。南宋时,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喷鼻香与酒喷鼻香四下洒脱,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十景时,列为“十景之一”。
后来院颓塘堙,其景遂废。康熙南巡杭州,题写西湖十景名时,把旧景迁移至跨虹桥畔,亲书“曲院风荷”四字,并立碑建亭。
当时,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近年经扩建,曲院风荷起自跨虹桥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达卧龙桥外的郭庄,迤逦数里,建成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面积达426亩,成为环湖最大公园,是不雅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
这曲院风荷,有段讲究,说浙江总督、两江总督李卫,为欢迎圣驾,急忙整治西湖,规复十景。当创造九里松旁的曲院荷风已无法修复,选择在苏堤跨虹桥北的岳湖,叠石引流、栽植荷花。
康熙三十八年,当康熙游览到曲院风荷新址,十分高兴,挥笔题匾,改“曲院风荷”为“曲院风荷”,并刻石立碑于亭内。这石碑是十景中,唯一留存的真正康熙御笔。
公元1762年,乾隆回京后,便在圆明园中,按照西湖曲院风荷布局格调筑台建亭,栽植荷花,建造了一座“莲荷风情园”,成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曲院风荷景区有三大看点:一是真山真水的江南园林;二是品种丰富的西湖荷花;三是浓郁久远的南宋御酒文化。
沿荷塘北侧而行,很快来到赏荷最佳处“迎薰阁”。临水而立,南面不雅观荷花满池,北面依假山一座。水面分布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贵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造型互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非常好看。
过波喷鼻香亭,穿越大草坪,看到一长廊。匾上“红绡翠盖”四字是长廊的雅称。本地人习气称之为“花廊”。出长廊、过小桥,劈面牌坊上写着“又一村落”三个大字,是滨湖密林区,是儿童乐园和野炊营地。一尊手捧和平鸽的少女铜像,是1990年11月7日,由日本福井市赠予的,总高3.75米,“友爱”二字系福井市终年夜武幸夫题写。
来“湛碧楼”,借临湖平台了望:朝南看是西里湖,东面绿色长堤是苏堤,北面水域是岳湖。岸边林荫茂盛,水杉林遮天碧日,蒲葵伸开大叶,似在摇动扇凉。水畔的长椅,如诗题在图画上的跋,轻巧排列着喁喁细语的情侣,风送来几声鸟鸣,那是幸福的声音。它奥妙利用造园艺术,借用了近景、远景,最大限度扩大了视觉空间。
曲院也有南宋宫廷的酒文化、酒政治,来到景不雅观“风荷御酒坊”。见到了南宋皇家酿酒作坊,用壁画、缩微景不雅观生动展示了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酒文化场景。我目睹酿酒,亲口品尝了一下南宋名酒,味道不错。
院内,不少铜制塑像,维妙维肖演绎了酿酒的全体过程,看到官员与民同乐的场面,我知道,巡抚手中的羽觞。缓缓倾倒出来的,是政治。那位半卧半醒、神色无比陶醉的老者,便是“荷风御酒”酿制发明的鼻祖。
传说,南宋绍兴末年,吴说被授以信州知州,出游九里松,相遇一位隐者。自称“荷风堂主”。摆下一桌蔬果草药接待,席间,书童开启了一瓮美酒,酒喷鼻香宛如彷佛夏日荷喷鼻香,袭人衣襟。
吴说虽饮过不少美酒,但从未尝过这种神清气爽佳酿。老人趁此,向吴说讨墨宝,吴说一口应允,便留下了“荷风喷鼻香远”墨字。
临别时,老人赠吴说两瓶荷风酒,以表心意。吴说为报答宋高宗,把这两瓶“荷风酒”献给了他。高宗品尝后大为讴歌,命人寻访那位老人。可人去楼空,竟石沉年夜海。但老人在桌上,留下了酿酒配方,高宗收藏起来,并题名为“荷风御酒”,安排于杭州此处酿造,这便是“曲院风荷”造酒的来历。
2003年,曲院风荷新建“酒文化园”,找不到南宋宫廷御酒配方。市民周杏仁说酒方她有,酿好的现酒也有,叫女贞。巧合的是,周杏仁的祖上,是《爱莲说》作者周敦颐,以是这里又开始酿酒。且是正宗的“荷风酒”。
酒苑内墙上,悬挂四幅古壁画,作者不知道是谁,有《宋宫宴乐图》、《中秋宫宴图》、《相亲喜宴图》、《荷塘文宴图》,画浓墨重彩、维妙维肖刻画了皇室贵族、文人雅客、普通百姓,三个不同阶层于此行乐的情景。
参不雅观完毕,出院择旧路返回到苏堤,不远处,即是第六桥“跨虹桥”。桥长21.1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8.1米,是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明代桥址略有移动,是苏堤六桥中唯一移动过的桥,长度也最长,是单孔跨度最大的一座,民国9年,桥面由石阶改斜坡。
苏堤的修建,不仅沟通了西湖南北交通,方便了庶民,也丰富了西湖水面的景不雅观层次,形成了和白堤对应的西湖水域格局。东湖是西湖最大湖面,称为“外西湖”。湖面波光粼粼,游船荡漾,湖中三岛如翡翠浮于水面。西面湖区是小南湖,西湖最小的一部分湖面。一大一小,错落有致。小南湖水榭楼台,小桥长廊,倒映在波光之中,将桥取名为“跨虹桥”恰如其名。
走在苏堤上创造,树长的形状互异。有的树,乃至一头扎进了湖里,仿佛有人强摁住树冠逼其喝水似的,也怪可怜见的。有的树干上爬满了藤枝,走进一看,才创造是假的,原来,是用于晚上照明用的线路。用仿造的藤枝掩饰笼罩,不毁坏美感,也能对线路起到保护浸染,细微到了及至。
我已经从苏堤南端走完了2.8公里,来到了最北端。回顾南看,苏堤两旁树木葱茏、花卉不绝,每隔一定间距,就有一株杨柳或一株桃树,这才明白苏堤“西湖景致六吊桥,夹株杨柳夹株桃”的来由。
我想,可以肯定,本日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建的原样,一定经由了无数次弥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建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知州杨孟瑛,就曾将部分疏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便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造诣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西湖十景”的命名,在历史上共有三次,最早见于南宋文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近者画家称湖山四季景致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不雅观鱼、雷峰落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西湖三塔。”
后来,康熙南巡到杭州,题“西湖十景”,即: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不雅观鱼、雷峰落日、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2007年杭州公开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杨堤景行、万松书缘、岳墓栖霞、梅坞春早、湖滨晴雨、北街梦寻、三台云水、钱祠表忠。
我以为,南宋祝穆的邃古老,2007年评出的稍显轻浮,而最惬意确当属康熙所评。根据是:天子走遍大江南北,见历过他人未曾闻过的景致,以是他评的最为确当,再便是,他的十景,经受过千年历史磨练,仍旧得民心,确实属于西湖精华。
依他所评景致,是这样分布的:苏堤有:苏堤春晓、曲院荷风;白堤有: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山路有:柳浪闻莺、花港不雅观鱼、雷峰落照、南屏晚钟;灵隐寺有:两峰插云;小瀛洲有:三潭印月。至此,我已将苏堤上的两个先容完毕了。
苏堤到了北头,东西相向的大街叫做“北山街”,是从岳庙到断桥的整段路面。只管北山路连接着“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这几个“西湖十景”,但很少有人把北山街当作一景的。比起白堤、苏堤,它更是算不上什么有名的景致。但诸多名人,都曾把这条街当作是自己筑庐所在。蒋经国、丰子恺、史量才等等,都在此有故居。
向左100米旁边,便是著名的岳庙了,由于篇幅,以是决定将“岳庙“单独立篇,直接向右,参不雅观孤山与白堤景致了。
苏堤第一桥——映波桥
一出鱼港见云飞,投入涟波碎翠微。
单孔堪由春水闹,半圆还待帝王归。
蝶纷花树栏杆记,狮越龙潭倒影推。
缓步登临应点赞,排得桥首未曾吹。
苏堤第二桥——锁澜桥
春水皴来谁锁澜,波光自去未曾还。
青石开阔说流史,垂柳拂摇忆旧年。莫道当时行麦岭,堪求今晚渡游船。
康熙那日桥中过,夸是经由思入凡。
苏堤第三桥——望山桥
三面青山由翠画,一湖碧水待春来。
不雅观荷从步云成梦,印月朝潭诗落怀。西里泛舟接贵客,康庄曲意奉高才。
难得借景空灵域,迎就神仙下梵台。
苏堤第四桥——压堤桥
天竺取道此登船,一落波中但怯凡。
翠柳荫成情侣路,灯笼照做幸福年。湖流桥处应安静,橹向深时堪助涟。
当是不雅观光佳妙地,匆来止住弗成前。
苏堤第五桥——东浦桥
莺歌燕舞向湖深,流水相邻各弄春。
保俶风采堪入境,南屏倒影自投君。荷花一起接莲苑,柳树双行走小村落。
想起当年苏轼在,修桥时期不为宾。
苏堤第六桥——跨虹桥
躬身借柳上琼霄,单孔伏涟也弄娇。
那日挪移瞧诏书,本日伫立看波涛。画中舟子歌荷苑,船里桨声唱蛮腰。
莫管浮云黄鹤去,晚钟陪我任听萧。
樱花似雪染湖霜,古柳垂丝入船舱。
春色方熟当进画,风荷尚嫩早思喷鼻香。
远山叠起涟倒影,近舫穿来诗启窗。
桃靥尤皴三月梦,偏说西子未装扮。
苏堤春晓
风催湖水欲穿桥,燕尾沾喷鼻香又戏潮。
红雨当鲜长柳岸,薄樱初嫩白雪髫。啼声早乱栏西影,春色偏截堤畔旄。
舟子遥来携妙曲,由歌我自是仙曹。
曲苑风荷
波光由去向桥西,玉带晴虹自上梯。
柳古堪知拂水苦,荷鲜应晓与眸低。舟声待浪传湖苑,酒色陪谁酿老曲。
还叹菡萏初嫩叶,闻喷鼻香尚早被春拘。
玉带晴虹与松鼠
廊亭亮翼若虹飞,柳绿桃红春赐辉。
倒影朱栏涟纹乱,回晴玉带彩云追。仙桥分水堪能转,松鼠攀枝难复归。
招手悄说陪与耍,捏足不理任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