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孙昌胤清明孤独的最高境界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在暮春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满怀惆怅地向北眺望山边。
墨客开篇点明时序,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又到了暮春时节,又是一年清明时,春和景明,草长莺飞,万物欣欣向荣。
墨客面对大好春景,却不觉欣喜,只觉惆怅落寞,他满怀惆怅地向北眺望,这是由于墨客心中有一段难以言说的忧伤。
于是,墨客用一个“怅”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人们钻燧取火重新点燃火焰;桐花又一次开满枝头。
墨客看到,那山脚下的村落里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这是人们在寒食节后举行了“取新火”仪式,家家户户重新点燃新火,随着新火点燃的,还有对新生活的希望。
墨客看见,淡紫色的桐花又一次开满枝头,犹如淡紫色的烟雾,弥漫于山野之间,东风拂过,飘来阵阵暗香,沁人心脾。
可是,这些热闹和希望都是别人的,墨客只有满心的落寞惆怅。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沉沦的我面对繁盛的花木感到惭愧;又一次错过了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宴饮。
在颈联中,墨客的笔触由春景转到了自身的状态。
在无边的春光里,墨客却沉沦落寞,以为人生茫茫,乃至面对繁盛的花木也感到惭愧。
此时,墨客多么希望能和知心好友们欢聚一堂,一起举行宴会,共饮美酒,一浇胸中块垒。
可是,这统统都无法如愿,现实留给墨客的,只有深深的无奈罢了。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我以为自己乃至比不上树林之间的鸟儿;他们在飞行时也还能三五成群。
墨客目送一群鸟儿飞过,于是,他不禁感慨,自己乃至比不上这些鸟儿,由于这些鸟儿能够三五成群地清闲飞行。
在这里,墨客化用《诗经》中的“出自深谷,迁于乔木”中的句子,暗含的是自己“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心意。
墨客以比拟的手腕写出自己孤独的状态,也暗示出自己期望得到心腹的心情。

清明时节,虽然春和景明,但墨客却是孤独落寞的,他渴望结束这种状态,却看不到希望。
他以为,统统的热闹,统统的希望都是别人的,自己什么都没有。
他乃至倾慕起成群飞行的鸟儿,以为自己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