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在加剧,面对老年人精神和情绪空虚、“数字鸿沟”难以超过等问题,一些老人开启终生学习,并带动更多人探索多彩人生;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年人的生活供应便利。重阳节之际,澎湃新闻就此刊发一组宣布。
88岁的人可以做什么?杭州的高思佶想做一粒“星火”,通过工艺美术和诗词,将文化之美通报给更多人。
高思佶1933年出生在青岛,1951年,上高二的她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当选中前往上海军事干校学习,后来在部队当文化教员,1958年转业,在杭州从事小学语文、艺术传授教化。
高思佶年轻时
1988年退休后,高思佶在老年大学学习工艺美术,这为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有一次吃鱼,创造鱼骨头一边尖、一边宽,很像菊花花瓣,就在桌上拼了一朵菊花。”高思佶见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后来她将鱼骨洗净,创作了一幅鱼骨菊花,于是一发不可收,蟹壳、虾尾、扇贝、鱼鳞等都被她搜集起来作画。
高思佶鱼骨画《菊》
“眼界彷佛一下子打开了,彷佛什么东西都能拿来作画。”为了研讨,高思佶学习国画、参不雅观艺术展览、买各种书看,“脑筋里的东西多了,看到的美也多了。”
在自己探索的同时,她还教起了身边人,被杭州市教诲局关心下一代讲师团派到学校任工艺美术老师,被市老年大学聘为讲师,文新街道为她成立了工艺事情室,高思佶以此为教诲基地,责任为老年人传授教化。2014年,高思佶的《梅兰竹菊》鱼骨画得到浙江省“天工艺苑杯”创意大奖赛万元大奖,她将奖金捐献给自闭症儿童。
做鱼骨画的高思佶
高思佶也爱诗词创作,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最先报的是诗词课。生活中的美,她不仅可以入画,也能写成诗,“有一天在窗边闻到沁人心脾的桂喷鼻香,彷佛老朋友在说‘我回来了,你怎么不来看我’,就将此情此景写成了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思佶时候关注着疫情动态,将抗疫过程、心情等写成诗词,出了本诗集。
高思佶为桂花写的词
退休后,高思佶教过的学员有千余人,很多人也爱上了艺术创作。“现在我们彷佛关注科技、经济更多些,关注文化比较少,而美术、诗词、音乐都是文化熏陶,对人的浸染潜移默化。”高思佶说,有很多学员开始也有点暴躁,学着学着,逐步就静下来了,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
任务编辑:张军
校正: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