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去世功夫。
原文四句并不符合格律,是说门前无端长了棵瑞草,会招来忌妒或觊觎,结合后面两句意思是无缘无端得来的好处并非好事,要达成目的,还是要努力才能得到。
“庭前生瑞草”,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很明显是平起仄收的律句,那么如果续格律诗的话,写五绝或者五律,就有平仄关系可以遵照了。古体诗就不考虑了,相对自由好写但是写好更难。
可以根据首句得出五绝的平仄关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由于只是作为首句其余写诗,以是我们不管它原文的意思,只作字面剖析,探求续诗新的整体方向。
“庭前生瑞草”,那么肯定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城市里的高楼绝对没有这个环境。而题主利用了“瑞草”,在句子中加入了吉祥、祥瑞的意思,那么诗的走向可以往喜庆或者更广阔的的环境去想象。
个人不喜好热闹的诗,那么就往清远淡泊的方向走。而一样平常出句中利用了“前”这种类型的字,对句中习气性就会利用“后”来对仗,虽然绝句并不哀求对仗。
根据这些思考,我们对出第二句,承接首句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细化,而且和首句对仗:“屋后起山烟”。这样,就把屋后有山的景致带出来,可以分开城市居住感,把诗往自然、乃至游仙方面勾引。
第三句根据“起承转”的原则进行转换,不能再写景了,用分外句式加强语气,为第四句打好根本:“不望千秋事”,这是否定句式,虽然庭前有瑞草,屋后有山烟,环境不错,但我不指望永生不老啊。
为什么呢?第四句作答:“吟诗作散仙”。能够吟吟诗,像散仙一样自由清闲就足够愉快了,不用活那么久。
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
不望千秋事,吟诗作散仙。
这是一首淡泊明志,符合平仄,押韵平水韵“一先”部的格律五绝。
五律由于接着要回答一个如何写五律的问题,恰好须要示例,就把这首五绝扩充为五律吧。
实在也不繁芜,平仄上加上一个重复段就可以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种平仄格式是最好扩充的,也便是说首联两句和尾联两句就直接用五绝的句子,没有问题的。平仄上没问题,诗意上也没有问题。
只不过五律要增加中二联,而且对仗,颔联承接首联,深化写景。颈联要提早于尾联进行转换,一定要对仗。
由于首联对仗,那么颔联不对仗也可以,这种格式我们称之为“偷春对”。
想了五分钟后,添加中二联得到五律。
庭前生瑞草,屋后起山烟。
春涧灵溪响,华芝向水眠。
清虚三界外,放荡五行巅。
不望千秋老,吟诗作散仙。
这是一首平仄合规,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五言律诗。
相对付五绝来说,诗意更加完全。
由于五绝的第三句不适宜和首句的尾字撞韵(“老”和“草”),以是把“不望千秋老”的“老”字改成“事”字,在五律由于隔开中二联,以是用回“老”字,诗意更加明白。
随手写成,难免粗疏。
大家不妨评论区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