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枫叶,带着时令的影象,飘落在北风中。

回眸间,岁月的河流淌过初冬的风景。

此时的南方,温暖如春,桃李绽放,便是民间所谓“十月小阳春”。

宋人有诗云“海棠搀得小春天,独向晴窗弄午烟”,陌上冬浅,岁月静美,读读这三首古诗,重逢旧光阴里的小阳春。

陌上冬浅岁月静美读读这三首古诗重逢旧时光里的小阳春

1.宋代·裘万顷《次洪内翰十月桃韵三首·其一》

千红万蕊彫零尽,安得枝头数点红。

疑是神人写春色,镇长留影在屏风。

裘万顷是南宋墨客,根据史籍记载,他事亲至孝,品性高洁,孝宗年间高中进士,曾在吏部和大理寺任职。

他的诗歌多与田园生活有关,有反响民生疾苦的,如《老农叹》、《不雨》等,也有不少描述四季风光的,如《早作》、《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诗风清婉流利,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次洪内翰十月桃韵三首·其一》虽是一首和诗,却写得很是生动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十月孟冬,本是百花凋零,万木枯萎的时令,温暖的山林中,朵朵桃花,迎风飘荡。

这样妖冶的春色大概是神人所赐吧,常有人将此美景画在屏风上,供人不雅观赏。

这里须要把稳的是“镇长”一词,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一镇之长,而是阐明为“常常”,这是范例的古今异义。

全诗来看,寥寥数语便描述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十月桃花图,读来令民气醉。

2.宋代·史弥应《小春见梅》

孤根十月已先漫,不待东风破玉痕。

冷艳一枝何处见,竹边池阁水边村落。

史弥应也是南宋墨客,大致生活在宁宗年间,号“自乐隐士”。

从这个号实在便可以看出墨客该当是位诗酒风骚,寄情山水的绅士。

可惜的是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并不多,只有两首,一是《过东吴》,“山光真黛比,水色与天同”,写尽了东吴的山水之美。

二便是这首《小春见梅》,短短四句,便将梅花的孤高冷艳描述得宛在目前。

十月初冬,梅花便已露出点点活气,那老树上的花痕,宛如晶莹透亮的美玉。

在哪里可以看到寒梅的冷艳风采呢?江南的竹林边上,池塘楼阁旁,或是水村落庄落。

整首诗来看,写尽了十月梅花之美,也着尽了江南水乡之特色,很随意马虎让人遐想到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美不胜收。

3.宋代·王义山《十月海棠盛开》

海棠搀得小春天,独向晴窗弄午烟。

造物胡为太颠倒,此花怎敢占梅先?

王义山是生活于宋元之交的墨客,其先祖王禹偁,在北宋初年的诗坛上颇有影响力,从这点来看也算是家学渊源。

根据史籍记载,他精通《易》学,善于诗文辞赋,有《稼村落类稿》传世。

清人王士祯曾讥讽他“下劣诗魔,恶道坌出”,但是就这首《十月海棠盛开》来论,还是颇有可取之处。

十月的午后,阳光温热,轻烟袅袅,窗外的海棠在微风中,摇荡生姿。

墨客见此,溘然感慨造物主竟如此任性颠倒,由于此时的梅花还未绽放,却让海棠占了春光。

墨客表面上责怪造物颠倒,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喜悦之情,这一点从前两句的“搀”和“弄”便可以看出。

两个拟人化的动词,将海棠调皮、婀娜的姿态描述得宛在目前,偏爱之情可见一斑。

秋去冬来留不住, 凡尘冷暖不言愁。

看过一场花事,送走一帘荷风,途经一片枫林,转身重逢一川冬韵。

翻阅时令的画卷,桃花点点,寒梅横斜,海棠弄烟,这个小阳春美得令人惊艳。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