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孝道之邦。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鲁迅师长西席说:不孝的人是天下上最可恶的人。
西方的亚米契斯也曾说: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低劣的人。

本日,让我们通过3位墨客,3个动听故事,3首经典诗歌,一起传承中国的孝道文化。

-- 1 --

一千二百二十五年前,即大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四十六岁的孟郊听母亲的话,第三次走进了考场。
这一次,他终于高中进士。
放榜那一天,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的街头狂奔,他高兴地写下千古名篇《登科后》:

史上最经典的三首孝心诗歌每一句都道出游子心声值得一读再读

昔日邋遢不敷夸,目前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然而即便高中进士,却直到五年后,孟郊才等到溧阳县尉这么个小官。

县尉,不仅官小,卖力的还是治安捕盗干系的事情。
只管内心一百个不宁愿,但孟东野还是走立时任了。
由于他须要钱——县尉确实小,但好歹也算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职,有朝廷薪俸。
而有了薪俸,便可以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

以是,走立时任的孟郊,第一件事便是回老家接母亲。

他回忆起自己流落半生的悲惨经历,尝尽世间酸楚、人情冷暖,一贯以来,只有母亲默默支持自己,无条件爱着自己。
而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孟郊终于将家中的老母亲接到了身边奉养,这一次他终于有钱、有能力奉养母亲了。

一时之间,感慨万千,写下了冲动了我们千年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孟郊写得最为平白普通的一首诗。
六句三十个字,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

但浅近的诗句里蕴藏着深厚且伟大的人闹事理。

连不喜好孟郊诗的苏东坡也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这诗句不是写出来的,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内心从肺腑涌出来、喷出来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形象的比喻完美诠释了儿女的孝心之眇小、母爱之伟大,前者如春草,后者如春晖,儿女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母爱之万一。

1992年9月,喷鼻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末了在浩瀚唐诗中,这首《游子吟》名列榜首。

它——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 2 --

景仁,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名字。

名字虽然陌生,但是他的诗句你一定不会陌生,那句著名的“百无一用是诗人”是他写的,还有那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也是他写的。
除了这两句,还有那首字字锥心不忍卒读的《别老母》。

乾隆十四年(1749年),黄景仁出生。
虽然是乾兴盛世,但是黄景仁生平过得极为悲惨。

他四岁而孤,家族叔辈很少,好在有祖母、母亲的疼爱和呵护,黄景仁得以读书识字。

但在他12岁时,祖母去世,只剩下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了。

黄景仁希望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更好地奉养母亲。
但是屡试不中,为求生存,他不得不开始四方奔波,却生平潦倒穷困。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23岁的黄景仁收到太平知府沈业富的约请。
为了生存,他又要再一次拜别母亲。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别老母》

他掀开门帘向母亲告别,他看到母亲——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内心悲苦却欲哭无泪。
屋外风雪肆虐,这样的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自边尽孝,却要阔别母亲而去,他一步三转头:母亲依赖着风雪摇荡的柴门,目光牢牢盯着儿子远去的方向。

黄景仁说: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将老母亲独自留在风雪之中,这本就不是为人子当做的事。
自己不仅不能在身边孝敬老母亲,还让她如此担忧,真是还不如没有儿子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当这种离愁别绪和母子亲情杂糅在一起,更加蚀骨锥心。

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年春节、国庆节后,当我们离开母亲,返回事情的地方时,你可有把稳到,母亲那一贯跟随着你走出老远老远的目光。

-- 3 --

如果说黄景仁《别老母》是用母子离去的悲惨画面刻画母爱深情,那么蒋士铨的《岁暮到家》则是通过回家后的母亲的欣喜和关怀描摹母爱之伟大无私。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岁暮到家》

蒋士铨和黄景仁身上有颇多共同点,首先,两人同为乾隆年间人,只是蒋士铨年长一些,其余两人都有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

蒋士铨出生时,家境清寒,但他的父母知书识礼,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诲。
他的父亲是位秀才,好任侠,长期在外做幕僚,以是教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他的母亲自上。

在他4岁时,他的母亲便用折断的竹篾作为点画摆成笔墨,用这样的办法教他识字。
等到蒋士铨稍稍终年夜一些,母亲请教他学习《四书》、《礼记》、《周易》、《毛诗》等,并且哀求他能够背诵。
不管寒冷酷暑,都从未间断过。
乃至有记载说即便蒋士铨在病中,他的母亲仍旧将写好的唐诗贴在四周墙壁上,然后抱着他来回走动,教他吟诵诗歌。

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但严师一定出高徒。
自幼受到母亲良好教诲的蒋士铨在十五岁时开始学写诗。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蒋士铨高中进士。

但在这之前,他也有过很长一段流落的日子。

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外游学的蒋士铨终于赶在岁末回到家中。
一回到家就被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馨的呵护温暖着: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母亲的爱子之心无穷无尽,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过年之前“我”能够到家。
为“我”缝制的寒衣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墨痕尤新。
一见面母亲就说“我”瘦了,拉着“我”的手问“我”一起的困苦和酸楚。

这种场景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自己的母亲,一见面就问在表面过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穿得好不好,有没有碰着什么问题,事情还顺心吗。
一堆问题过后,就瞧着我们说——又瘦了……

《常回家看看》的歌词里面说: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事情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但是真正成熟懂事的人都不会跟爸妈说这些烦苦处,由于我们不能在身边尽孝已是不该,哪里还能再能拿这些烦苦处去让他们担忧呢!
正如蒋士铨所说: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但我们该当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随意马虎就图个团团圆圆。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文|丁十二

图|网络

如果喜好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便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