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诗词五首:爱看一犁春雨,绿蓑青笠皆喷鼻香

又是春雨霏霏的时节,早春春雨,润物无声,然而便是这样阴云漠漠,连绵不绝的雨水,却是农田最美的期待。

常常在古诗词中看到“一犁春雨”,给人的觉得是牛或者人在春雨的地皮上垦植,给人早春的清丽和劳作感。
但是苏东坡有“江上一犁春雨”,难道能在江面春耕不成?

实际“一犁春雨”指的是早春或者仲春的雨,好的滋润津润的雨水,可以浸润地皮,是地皮疏松膏美,达到犁具轻松耕耘的效果。
一犁雨,是农谚中指的是非常适量的春雨,不旱不涝,最适宜垦植,和作物成长。

春雨诗词五首一犁酥润万牛耕一犁春雨麦青青

“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
北宋 · 宋庠 《和河间通博判王太博见贶春雨合时雅什 》

(自注:农夫记润之语。
)(自注:近诏书赦天下。

宋朝看重农业,早春也有关于雨的敬拜。
一场符合节令的春雨,是良好春耕的开端,所谓风调雨顺,看重农业的官员自然也倍感欣喜。
封建社会,天子和官僚便是最大的地主,但是如果想太平生活持久,自然免不了和地皮和农人一样操心农事和收成,由于稼穑是国家根本。

那从东方而来的春天,改变着天空,天空上布满沉沉春云,春雨提前落下,给人期待一年丰收的展望。

那天上的流云,变作春雨,将地皮滋润津润得肥沃,试试春雨润泽到地皮,有一犁那么深厚。
这已经是农人最愿望的润泽丰腴的地皮,预示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天子也有如春雨,已经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让小民也有生存的机会,大概正是如此,天上也提前降下好雨,看到你写的祝春雨的诗,我也努力用自己已经浑浊的声音,来赞颂这春天的好雨吧。

居庙堂之高,而有农人地皮的意识,也算是有良心的地主了。

”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
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北宋 · 苏轼 《如梦令(1086年)》

将”一犁春雨“写得天下有名并成为针言的是苏轼。
他是官僚,是墨客,同时也曾经是个贴近地皮求生存的农人。
43岁的他由于乌台诗案,险些掉了脑袋,末了流放贬谪到宋朝当时经济不发达的黄州作被牵制的小官吏,由于跟去的人多,且他可怜的薪水塞牙缝都不足,又那年黄州大旱,生存都成了难题。

苏轼却生出了要活下来,要百口都活下来的志气,在当地的朋友帮助下,他得到了一块城东郊区废弃的荒园,在这里开荒种地,和农人一样土里刨食,清苦艰辛的生存,反而磨砺出了乐不雅观和大气,他没有消沉,反而写出了千古名篇《浪淘沙大江东去》和《前后赤壁赋》。
并号东坡。

在这里过了艰辛清贫的五年之后,苏轼枯木逢春,青云直上,成为朝廷要官, 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便是掌管起草主要的诏书和国家人才选拨。

但是此时的朝堂已经极度分裂化,新党旧党之间相互掣肘,苏轼跳开党政,秉公干事,结果两方都不谄媚。
反而更加伶仃。

又是一年春雨到,苏轼站在京城的高楼大厦,华美厅堂里,瞥见窗外飘飞的春雨,他想到的是黄州的东坡草堂,那里本来便是一个废弃的荒园,五年之间,他将那里改造成一座有桥有泉,丰茂的田舍田园,但显然,他走后,那片地皮一定荒漠了。

过去的冬天,下雪的时候他都会想到那里的桥和雪,那里曾经有朋友,在艰巨中温暖相对,围炉饮酒,雪上有着来往的足迹。
大概现在,只有厚厚的积雪,通往草房的路都厚雪粉饰,大概草堂还在,只是再也没有灯了。

在这过于鼓噪而华美的朝堂,他的寂寞反而比在黄州东坡时还深。

在那里,每年此时都是最繁忙而热闹的,这样的春雨早就让人期待,这一犁深的春雨,让人不断在家中的屋檐下和人话着地皮该种些什么,一定有个好收成,经历过深刻饥荒的苏轼,对地皮抱有了分外的温情。
他五年的农耕生活,是彻底理解了地皮和百姓,也彻底爱上了地皮。

是的,还不如回到东坡那里,还不如回去了。

趁着这春雨行船,到达黄州,可以清闲扛起锄头,在肥沃的地皮上,那是种什么就会收什么。

他苏轼哪里乐意忽略这漫天的好雨,一江的春雨?

"一犁春雨"也由于苏轼的深情,而成为最美的最能代表农事和田园的雨。

”一犁酥润万牛耕,饭碗人间系去世生。

公子楼头赏春雨,杏花树上听新莺。
“南宋 · 方回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十 》

南宋,经历了北宋的灭亡,都城南移,定都在杭州。

帝京杭州,地处长江中下贱平原区,景象温润,自古便是农业富庶之地,城市附近的公民勤恳,精耕细作。
但也正是由于杭州成为首府,西湖开始前所未有的热闹。

一方面西湖成为著名的园林旅游胜地,这里画船歌楼,杨柳杏花,昼夜绮丽,其余一方面,不远处的田园,仍旧坚持着古老的垦植。

此时正是一场春雨之后,肥沃的郊区泥土,无数的农人牵着牛,在地皮上垦植。

这地皮和春雨关系到他们切实的生存,而对付农人来讲,热爱地皮耕耘地皮是传统是任务更是生存干系的大事。

于是可以看到这样阶级分明的场景,农人费力在春雨里烟蓑雨笠,披霜冒露,而通往西湖的官道上,却是朱车锦绣。

少年富贵公子来此春雨楼头,是为赏这里的烟雨杏花,听着洪亮的黄鹂歌喉,那杨柳之美,春雨之润,杏花之艳,才是他们赏心乐事的重点,或者不远处,便是农夫在雨水里垦植。

对付这些少年公子讲,这些都是真真好的背景,为怕沾衣

而远处的农人呢,我想他们是最劳碌的一群,或者并没有在意路上车来车往,楼头红袖飘荡。

这首诗的美在于和谐中有对照讽刺,春雨中有轻薄赏雨之美,也有厚重的春耕之美,就看你乐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荒田满眼人得耕,诏书已复三年征。

早晚林间见鸡犬,一犁春雨麦青青。
“ 金末元初 · 元好问《宛丘叹》选录

这是浊世中短暂的太平。
战役的间隙里,天子发出诏令,重新振兴农业。
那些失落散逃荒的人,终于稳定下来,分配了地皮,荒田重新得到开垦。

终于看到了安定的有一种希望,这是春雨时节,满眼荒田,已经有人在耕种了。

在荒凉的林子间,可以看到不多的鸡犬,人们开始留在此地,安居乐业。

那当着时节的好雨,绵绵落下,一犁深的丰沛春雨滋养着这里田地的麦子,绿油油的。

不经历战乱,流落,是不知道这种安定的难得的。

这里的一犁春雨麦青青,那雨也含着酸心而幸福的泪吧。

从来就没有世外桃源,安定才是中国人的桃源,可以让地皮长满青色的麦苗,让山林桃花成海,但是一场动荡足以毁灭统统,包括人。

终于是,早晚林间见鸡犬,一犁春雨麦青青,曾经这里是荒无人烟,那些人离散了,去世了,再也没有回来,连带地皮都荒漠了,何等悲哀,而终于还是有这一天,鸡犬声起,有了清新俏丽的田园烟火。

”爱看一犁春雨,家家尽力农桑。

黄犊乌犍俱雅,绿蓑青笠皆喷鼻香。
清 · 张英山《居幽事戏拟右丞体三十首 其二十八》

爱着太平时期的田舍春雨。

爱看这能够滋润津润一犁深的春雨从天来落,绵绵萧萧霏霏漠漠,烟雨不绝,滋润津润绿了青山绿草,房屋树木,晚梅早杏,桑树春田。

爱看家家在春雨中下田,抢种抢耕,热火朝天。

爱着黄牛黑牛成群去往农田,在雨中有斑驳矫健的身影。

爱着那农人青笠帽,绿蓑衣,身上散发的是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这是最美的春雨,最美的农人。

也是一犁春雨最深情朴实的写照,是真的有牛有犁,有雨有人。

让我们也来写写一犁春雨吧,春雨最憨实深奥深厚的地方,就在于供应粮食作物的发达成长,造诣亿万国人的幸福根本。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