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在冬日里,树木凋零,江河滨枯,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实质。这是磨练我,能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地读书。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虽然表面下着雪,天寒地冻,但屋内暖融融,还能品茶,这种环境下读书,岂不美哉?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之乐到哪里去探求?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冬日读书,磨练我们的意志,而那些凌寒不屈的雪梅,正好和我们是相通的,我们不是孤独的战士。
2. 《柳树连堤·渭城客舍柳烟弈》,陆文圭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也就没有了闲事打扰,专心地读书是一个最得当不过的事情。宋代墨客陆文圭就在《柳树连堤·渭城客舍柳烟弈》中讲述了一个旅行在外的读书人最惬意的事情:
渭城客舍柳烟弈,渔叟桃源去路包。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渭城客舍柳烟弈,渔叟桃源去路包”,渭城这家客舍的环境真不错,门口柳如烟;门外是渔叟们直通桃源的路。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最妙的是,前面就有一个松竹林,林中风景幽美,是一个读书的利益所。这个利益所,读书人也不贪心独占,客舍的人,来往的渔叟,都可以在这里歇息,真是“一图风景属三家”。
读书之乐,不在于“独乐乐”,而在于“众乐乐”!
春天读书,有着冬日读书没有的乐趣,便是万物复苏,更能引发人的思维生动,更能促进人们学甚至用。宋代墨客翁森在《四季读书乐·春》中写到: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东风喷鼻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读书不惟读去世书,我们可以出去和枝头的好鸟做朋友,而表面的落花流水,皆成文章。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表面春光恰好,人也正青春年时,不要蹉跎韶光,人生中最好的事情,莫过于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里有读书的美好,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由地成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鸟语花香伴着书喷鼻香,真的是读书让人沉醉。
4. 《题邻居》,于鹄读书的意外之喜,莫过于有一志同道合的同学,而如果这个同学正好是邻居,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唐代墨客于鹄就曾碰着过这样的人生美事,他在《题邻居》一诗中写到: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分灯夜读书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我们都住在僻巷,邻居本来就少,可喜的是,我们却并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这下好了,我们一起共灶蒸梨,一起同渠浇薤,一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最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相互送鞋,一起采药;更让人愉快的是,我们一起“分灯夜读书”,这样的读书,是人生最惬意的读书!
在一个尊师重教的地方读书,那当然是一个特殊愉快的事,特殊是这个地方还激情亲切好客,又是美食之乡,那在这里读书,当然是快乐的。宋代墨客龙昌期就特殊喜好福州,特地写了《福州·等闲田地多栽竹》: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
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唯候两潮鱼。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
“等闲田地多栽竹”,竹是“岁寒三友”之一,是高洁的象征,读书人特殊喜好。竹园又是一个特殊好的读书场所,夏天给读书人带来阴凉,冬天给读书人带来绿意。以是有,“是处人家爱读书”,这里的人家都爱读书,爱读书之人,碰着爱读书之地,当然是特殊幸福了。
除了爱读书,还激情亲切好客,生性豪迈,“饮宴直尝千户酒”,墨客能够在福州品尝千户人家的美酒,关键是“盘餐唯候两潮鱼”,佐酒的佳肴是随着潮涨潮落捕到的新鲜海鱼,那不是随便一个地方都有的。
6. 《海棠·海棠院里寻春色》,黄庭坚如果一个人忙着读书,浑然忘了春天已经由去,夏天来临;也浑然忘了海棠开放,忘了满园鲜红的海棠花。那样的读书,又是若何一种快乐呢?宋代墨客黄庭坚在《海棠·海棠院里寻春色》中写到: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喷鼻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喷鼻香”,偶尔到海棠院里来探求春天的颜色,却创造太阳照耀着鲜红的海棠花,那是满院子的喷鼻香气扑鼻。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原来春天已经由去了,象征着夏天到来的海棠花也已经开放了,我在东窗忙着读书,不觉已经错过了春天。
实在,错过了春天不敷惜,书里一年四季都是春!
“岁寒三友”是读书人比较喜好的三栽种物,如果书院前有松树陪伴,那是十分惬意的事情。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读书人坚守不变的品质;松树挺立向上,象征着读书人志当存高远。唐代墨客李群玉在《书院二小松》中写到: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松树一样平常挺立入云,而墨客的书院前有两棵松树,以是说,“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由于松树的叶子是针叶,以是说,“数粒秋烟”,“二尺鳞”,则指的是松树皮,了望如龙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细韵”,指的是风入松的声音;古代有琴曲“风入松”,是读书人很喜好的曲目,以是,风入松的声音,就像琴声一样,常伴着我读书,使得读书成为一种乐事!
读书人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子弟爱学,继续了自己爱学问、爱学习的传统。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三苏,父子三人治学的故事。而元代墨客仇远最快乐的事情,便是父子共读书的场景。他在《閒十咏·树隔残钟远欲无》中写到:
树隔残钟远欲无,野云漠漠雨疏疏。
飞蚊尽逐熏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飞蚊尽逐熏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树隔残钟远欲无,野云漠漠雨疏疏”,远处残留的钟声,模糊若无;乌云密布,还下着疏疏的小雨。
这种时候,特殊适宜读书。关键是“飞蚊尽逐熏风去”,也没有蚊虫来打扰。“父子灯前共读书”,既能治学,提高学问,熏陶情操;又有温情时候,父子同心,这可能是人间最大的快乐!
秋日天高气爽,没有夏天那么酷热,也没有春天那么多雨,更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是一个特殊适宜学习的时令。宋代墨客翁森就特殊喜好秋季,他在《读书乐·昨夜庭前叶有声》中写到: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床前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竹篱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日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生僻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虽然万籁冷落,但“涵虚清”,天空晴朗,空气新鲜,适宜读书。
“床前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更加地好。“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在于天高气爽,明月千里,月色宜人,霜天让人精神振!
夏天虽然酷热,但读书却是一种天然的乘凉之法,当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的时候,天彷佛就没有那么狂热了。特殊是书房前有清凉绿色的植物,有火红的花朵,更让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清代墨客张湄在《美人蕉·亭亭清影绿天居》中写到:
亭亭清影绿天居,扇暑招凉好读书。
怪底弹文出修竹,美人颜色胜芙蕖。
亭亭清影绿天居,扇暑招凉好读书
“亭亭清影绿天居,扇暑招凉好读书”,本来就有参天算夜树的庇佑,书房比较清凉绿色;再加上一把扇子,轻摇几下,读书就再得当不过!
“怪底弹文出修竹”,奇怪的是,在久放的弹文下面长出来了修竹;“美人颜色胜芙蕖”,无论如何,在我眼里,面前的美人蕉,比荷花更加俏丽。
此情此景,适宜读书!
如果碰着同样的好学之人,特殊是这人跟自己还有亲戚关系,那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宋代词人刘克庄就在《答妇兄林公遇·挹君如玉雪》里描述他与大舅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让人倾慕:
挹君如玉雪,未易得亲疏。
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
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
“挹君如玉雪,未易得亲疏”,“玉雪”,指的是洁白俏丽的人物,这里代指妻子。我对待你跟对待妻子一样,没有任何亲疏的差别。
“何日深山里,同灯共读书”,不断没有差别,可能我跟你更有一些共鸣,由于我们都喜好读书。以是,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一起,住在深山里,不受众人打扰,同用一盏灯,共同读书呢?
那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从古到今,读书人可能最愿望的事情是,“红袖添喷鼻香夜读书”。有佳人在一旁,自然给人莫大的心灵抚慰,读起书来自然精气十足。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怀眠》就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
寒夜读书忘怀眠,锦衾喷鼻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寒夜读书忘怀眠”,有佳人在伴,读书自然也就心无旁骛,更随意马虎着迷,墨客便是在这种情形下,读书入迷,忘怀就寝;“锦衾喷鼻香尽炉无烟”,这时候,喷鼻香也尽了,炉子也熄灭了。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美人虽怒,表达的却是爱意。前面说了,夜很深了,再不睡觉有伤身体,况且,炉火已经熄灭了,天也冷了,再熬下去,身体会冻感冒。以是,美人才含怒,夺灯熄灭了,催郎赶紧安歇。
有人关心自己,读书只有快乐,不利的事情,美人会督匆匆自己把稳,这种快乐,恐怕是天底下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