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祖訚/yín/撰文,由赵孟頫书并篆额,但篆额已遗失落。
这一长篇大卷,达一各八百言,在赵氏传世墨迹中十分罕见,因而也极为宝贵。
此卷墨迹健骨丰筋,体态细长,其流传有绪,后有浩瀚名家题跋。
在赵孟頫去世之前不久,书家虞/yú/集在卷后题跋中写道:〔集之生也晚,又末了来钱唐,弗获识前代丛林诸尊宿,为之嘅叹。
及不雅观子昂学士所书灵隐大川禅师塔铭,俨然东南法社流风余韵犹未泯/mǐn/也。
欢畅无量,遂为之识其后云。

此卷书写工致,融右军、北海笔意于一炉,丰润间蕴含劲拔,一字一珠,是赵中年后极为纯熟的代表作品。
后有元人虞集、黄溍/jìn/、郑元祐等跋,曾经王世贞、徐渭仁等收藏。

【释文】释文较长附图片及文章后。

《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

赵孟頫灵隐大年夜川济禅师塔铭高清附释文

赵孟頫 / 长卷行书

【1】《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方丈景德灵隐禅寺法侄通慧大师祖訚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书并篆额佛灭后五百年,腾兰始以经来东土,而得闻其言。
又后五百余年,达摩以不立笔墨来,而得传其心。
传之三百余年,而

【2】派别五宗。
又三百余年,东山三佛以往,大慧应庵角立,子孙布满东南。
由是临际一宗特盛。
际以真正见地贯摄佛生理性,得即死活不染,去住自由,是能尽空五蕴、八识、十八界,神妙独立,不与物俱,三际不住,觉不雅观湛然,犹镜之明也。
设或六入胶固,于一尘瞥起之际,迷妄不

【3】息于死活循环之中,不能遣境会心,去垢取净,则为习气死活幻蕴所累。
是为悟即成圣,迷即成邪者也。
惟明眼宗师证其悟、破其迷,以禅那奢摩他为体,以三摩钵提为用,导之舍恶趋善,离浇归真。
密裨治道多矣,故今古佛心天子所共尚,讵可域之空无哉。
前灵隐大川禅师,讳普济,生四明奉化六诏张氏。
父友崇,母俞氏,有善操,居常

【4】饭水云、施芒屦。
每愿得子业儒,又愿得子从释,庶善可及族。
果获生三子,师其季也。
少沉厚,处群稚中独罕说笑。
束发,浮沉乡校间,然无处俗意。
见佛书,则端然探绎忘疲。
怙恃见曰:“吾三子,一出家,固所愿也。
”年十九,依喷鼻香林院文宪师得度,俾习毗奈耶于郡之湖心,究

【5】阿笈摩于晒台。
一日幡然,曰:“缚律滞教,何能超死活乎?”舍之入禅。
小留瑞岩荷屋席下。
随见无用于天童。
赴众外,不出僧堂,静定中央花发明,出语无滞。
无用室中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师云:“斩钉截铁。
”用云:“沩山呵呵大笑聻。
”师云:“寸钉入木。
”用深器之,强之给侍师,师让不就。
乃如鄮峰。
时佛照佚老东庵,一见属往参越之能仁浙翁。
翁问:“何处

【6】人?”曰:“奉化。
”“曾识憨布袋否?”师提起坐具。
翁夺便打。
师当下豁然。
应声云:“今日触忤和尚。
”遂依之。
久而遍登松源、肯堂、痴钝、息庵、空叟诸老之门。
龙象蹴踏处,咸周旋来回,款密激扬。
又绝淮渡湘,遍礼祖塔。
俄浙翁迁钟阜,以师同业。
及诏迁天童,职师知藏。

【7】定十年。
妙胜虚席。
郡檄诸禅。
公举师膺其选。
一喷鼻香供浙翁,记所自也。
旋迁补陀岳林,秀之报恩,鄞之大慈,越之天章,杭之净慈、灵隐。
八迁法席,跨卅七年,或出或处,明体实用,事著理彰,佛法、世法未尝偏废。
居净慈日。
相攸形势,左低右昂,乃倾囊诱施,矗一阁与右埒,中舍三世佛,盖发湖山之胜,过者洞心骇目,睹相生善,善生恶息,恶

【8】息刑措,熙熙然,陶陶然,亦皇化一助也。
故理庙锡赉加厚,嫡亲洒“正遍知阁”、“华严法界”两扁赐之。
居灵隐日,京尹赵大资捐金装塑佛菩萨罗汉诸像,理庙复赐“觉皇宝殿”四大字。
师践真履实,变起浸染于寂静全体之中,昭示实相、无相奇妙法门于不有不空之外。

【9】国王大臣覆护崇信者,良有以也。
宝祐癸丑,示疾求闲,众阖辞恳留。
正月五日,升堂毕,众随至方丈,喜其有瘳。
师忽垂语,勉励激切,与常时异。
众骇焉。
八日凌晨,亲书遍别朝绅。
徐语众曰:“吾将行矣。
送终与常僧等,勿习俗弊,贻笑识者。
火后,投骨江中。
”有偈云:

【10】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众泣请再偈。
师笑曰:“犹嫌少在。
”复书云:来无地头,去无方所,虚空迸绽,山峰起舞。
即掷笔,奄然而寂。
阇维,得舍利,五色如菽。
诸徒欲遵治命水葬。
京尹不可,施财建塔于寺西麓,附童禅师之左。
弟子七十余人,得法者,出相先后,育王恺,雪窬来,雪窦同,

【11】瑞岩通,保福宜,开寿夔,光孝度,法华明皆丛林本色也。
其心腹者,丞相史忠献,枢密史忠惠,京尹赵大资,皆当代大臣也。
师以宋淳熙己亥始生,庆元丁巳始为浮屠,嘉定丁丑始为宗师,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六。
塔骨后五十四年,法侄祖訚主兹山,来之子希遇以昔育王物初叔父所状之行求铭于予,予娄以三短固辞,曰:“昔平园铭

【12】佛照塔,平斋铭佛心塔,皆玉堂名笔,师为佛心嫡嗣,须得周洪大手发挥为宜。
”请之益勤。
强按所状叙次之。
师脊梁劲硬,面孔严冷,学徒望之岩绝壁不敢近,久则恋恋不忍去,尝垂语云:“出林虎方怒,横岗蟒正嗔,世无涂路客,终是不伤人。
”其当机妙转,

【13】珠不容触。
临事定见,山犹可。
以身徇道,而世相逆顺,举难回挠。
其为已为人,皆推此行之。
其提唱的切遒紧,如蛊家之杯,饮者必去世;如良医之剂,服者必活。
浙翁临寂,嘱其徒曰:“岳林济长老识吾舌头落处,吾语可令校之。
”今行于世。
师每斥己长以资常住,轻于掷砾。
撒旧增新,靡不合宜。
住山半世,冰檗一节,丈室萧然如传舍。

【14】视给侍如路人,公役外私不一用。
其八会语,临终举以畀火,今所行乃取衲子传诵,会粹以惠后学。
铭曰:道之大原出乎鸿蒙之先,自始及今兮,心心相传。
爰有妙理,曰释之禅。
禅之妙悟兮,至要极玄。
学之精到兮,超神入天。
师之法憧高树兮,后先八迁。

【15】用得当兮,理事双全。
提唱的切兮,龙象骈阗。
轮奂俏丽兮,金碧争妍。
千金一砾兮,衣盂枵然。
千载一遇兮,国恩优焉。
师之面孔兮,冰雪斯严。
师之脊梁兮,铁石斯坚。
色身电泡兮,七十五年。
火聚扫空兮,撒之重渊。
已而设利五色兮,珠玉相鲜。
水葬不果兮,峙窣堵于鹫峰之阡。
濬乃法源兮,流润无边。
千古万古兮,悠悠

【16】大川。
当寺者旧乡比丘淳备同天胜福寿院方丈妙通立石,四明茅归祖镌。

《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

释 文

《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方丈景德灵隐禅寺法侄通慧大师祖訚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书并篆额佛灭后五百年,腾兰始以经来东土,而得闻其言。
又后五百余年,达摩以不立笔墨来,而得传其心。
传之三百余年,而派别五宗。
又三百余年,东山三佛以往,大慧应庵角立,子孙布满东南。

由是临际一宗特盛。
际以真正见地贯摄佛生理性,得即死活不染,去住自由,是能尽空五蕴、八识、十八界,神妙独立,不与物俱,三际不住,觉不雅观湛然,犹镜之明也。
设或六入胶固,于一尘瞥起之际,迷妄不息于死活循环之中,不能遣境会心,去垢取净,则为习气死活幻蕴所累。
是为悟即成圣,迷即成邪者也。

惟明眼宗师证其悟、破其迷,以禅那奢摩他为体,以三摩钵提为用,导之舍恶趋善,离浇归真。
密裨治道多矣,故今古佛心天子所共尚,讵可域之空无哉。
前灵隐大川禅师,讳普济,生四明奉化六诏张氏。
父友崇,母俞氏,有善操,居常饭水云、施芒屦。

每愿得子业儒,又愿得子从释,庶善可及族。
果获生三子,师其季也。
少沉厚,处群稚中独罕说笑。
束发,浮沉乡校间,然无处俗意。
见佛书,则端然探绎忘疲。
怙恃见曰:“吾三子,一出家,固所愿也。
”年十九,依喷鼻香林院文宪师得度,俾习毗奈耶于郡之湖心,究阿笈摩于晒台。
一日幡然,曰:“缚律滞教,何能超死活乎?”舍之入禅。
小留瑞岩荷屋席下。
随见无用于天童。
赴众外,不出僧堂,静定中央花发明,出语无滞


无用室中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师云:“斩钉截铁。
”用云:“沩山呵呵大笑聻。
”师云:“寸钉入木。
”用深器之,强之给侍师,师让不就。
乃如鄮峰。
时佛照佚老东庵,一见属往参越之能仁浙翁。
翁问:“何处人?”曰:“奉化。
”“曾识憨布袋否?”师提起坐具。
翁夺便打。
师当下豁然。
应声云:“今日触忤和尚。
”遂依之。
久而遍登松源、肯堂、痴钝、息庵、空叟诸老之门。
龙象蹴踏处,咸周旋来回,款密激扬。
又绝淮渡湘,遍礼祖塔。
俄浙翁迁钟阜,以师同业。
及诏迁天童,职师知藏。

嘉定十年。
妙胜虚席。
郡檄诸禅。
公举师膺其选。
一喷鼻香供浙翁,记所自也。
旋迁补陀岳林,秀之报恩,鄞之大慈,越之天章,杭之净慈、灵隐。
八迁法席,跨卅七年,或出或处,明体实用,事著理彰,佛法、世法未尝偏废。
居净慈日。
相攸形势,左低右昂,乃倾囊诱施,矗一阁与右埒,中舍三世佛,盖发湖山之胜,过者洞心骇目,睹相生善,善生恶息,恶息刑措,熙熙然,陶陶然,亦皇化一助也。

故理庙锡赉加厚,嫡亲洒“正遍知阁”、“华严法界”两扁赐之。
居灵隐日,京尹赵大资捐金装塑佛菩萨罗汉诸像,理庙复赐“觉皇宝殿”四大字。
师践真履实,变起浸染于寂静全体之中,昭示实相、无相奇妙法门于不有不空之外。
国王大臣覆护崇信者,良有以也。
宝祐癸丑,示疾求闲,众阖辞恳留。
正月五日,升堂毕,众随至方丈,喜其有瘳。
师忽垂语,勉励激切,与常时异。
众骇焉。
八日凌晨,亲书遍别朝绅。
徐语众曰:“吾将行矣。
送终与常僧等,勿习俗弊,贻笑识者。
火后,投骨江中。
”有偈云:地水火风先佛记,冷灰堆里无舍利,扫向长江白浪中,千古万古第一义。
众泣请再偈。
师笑曰:“犹嫌少在。

复书云:来无地头,去无方所,虚空迸绽,山峰起舞。
即掷笔,奄然而寂。
阇维,得舍利,五色如菽。
诸徒欲遵治命水葬。
京尹不可,施财建塔于寺西麓,附童禅师之左。
弟子七十余人,得法者,出相先后,育王恺,雪窬来,雪窦同,瑞岩通,保福宜,开寿夔,光孝度,法华明皆丛林本色也。
其心腹者,丞相史忠献,枢密史忠惠,京尹赵大资,皆当代大臣也。
师以宋淳熙己亥始生,庆元丁巳始为浮屠,嘉定丁丑始为宗师,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六。

塔骨后五十四年,法侄祖訚主兹山,来之子希遇以昔育王物初叔父所状之行求铭于予,予娄以三短固辞,曰:“昔平园铭佛照塔,平斋铭佛心塔,皆玉堂名笔,师为佛心嫡嗣,须得周洪大手发挥为宜。
”请之益勤。
强按所状叙次之。
师脊梁劲硬,面孔严冷,学徒望之岩绝壁不敢近,久则恋恋不忍去,尝垂语云:“出林虎方怒,横岗蟒正嗔,世无涂路客,终是不伤人。
”其当机妙转,珠不容触。

临事定见,山犹可。
以身徇道,而世相逆顺,举难回挠。
其为已为人,皆推此行之。
其提唱的切遒紧,如蛊家之杯,饮者必去世;如良医之剂,服者必活。
浙翁临寂,嘱其徒曰:“岳林济长老识吾舌头落处,吾语可令校之。
”今行于世。
师每斥己长以资常住,轻于掷砾。
撒旧增新,靡不合宜。
住山半世,冰檗一节,丈室萧然如传舍。
视给侍如路人,公役外私不一用。
其八会语,临终举以畀火,今所行乃取衲子传诵,会粹以惠后学。

铭曰:道之大原出乎鸿蒙之先,自始及今兮,心心相传。
爰有妙理,曰释之禅。
禅之妙悟兮,至要极玄。
学之精到兮,超神入天。
师之法憧高树兮,后先八迁。
体用得当兮,理事双全。
提唱的切兮,龙象骈阗。
轮奂俏丽兮,金碧争妍。
千金一砾兮,衣盂枵然。
千载一遇兮,国恩优焉。
师之面孔兮,冰雪斯严。
师之脊梁兮,铁石斯坚。
色身电泡兮,七十五年。
火聚扫空兮,撒之重渊。
已而设利五色兮,珠玉相鲜。
水葬不果兮,峙窣堵于鹫峰之阡。
濬乃法源兮,流润无边。
千古万古兮,悠悠大川。
当寺者旧乡比丘淳备同天胜福寿院方丈妙通立石,四明茅归祖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