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在东皋居住,号东皋子。在隋朝曾任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回籍。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天景色,在散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3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加倍显得萧瑟。在这安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全体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晋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抚慰,以是末了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长吟"采薇"之诗以寓意了。《诗经·召南·草虫》有云:"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他正是伤心短缺这种知音和知心啊!
自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大多华靡艳丽,彷佛浑身过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而这首《野望》,犹如从贵妇堆里走出的荆钗布裙的村落姑,她那不施粉黛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