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举
如何通过笔墨概括粤菜的风格和品位,如何让读者感想熏染到难以言喻的粤菜独具的美感,是很难措手的问题。如果赵利平君没有经营管理饮食行业的丰富履历,没有经历过长期从事文艺评论事情的体会,没有把二者交融贯通,那么,这部《大粤菜》,就不能写得如此精辟,如此动人!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方案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中心文史馆诗词研究院顾问)
粵菜大哉,揽山抱海,其间皆是匠心。由此角度而言,《大粤菜》是见微知著。利平师长西席写的是一方食事,因笔端烟火有情,便写出了岭粵传统文化的精义。
——葛亮(作家,喷鼻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著有《燕食记》《北鸢》《朱雀》等著作。)
《大粤菜》连载之二
千载粤菜
粤菜小史
因商而盛 因厨而精
粤菜的发展始终与经济贸易密切干系。汉代兴盛起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对外贸易的主要路子,沿途各地的物产都在岭南中转,作为南方府城重镇的广州同时也是汉代的国际商贸中央,依据着珠江入海口的交通便利,连通着东南亚各国,各种喷鼻香料、食材、药材、珍奇珠宝等等,天下之货尽聚于此。
(1655年约翰·纽荷芙所绘的珠江与广州城。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琶洲塔旧貌。琶洲塔始建于1600年即明万历二十八年,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遗址。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琶洲塔现照。图片来源:网络)
唐宋之际,中国的经济中央已逐渐转移至江南、岭南之地。此时,中原与岭南的饮食文化领悟也正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深化。人们常说“南米北面”,粤人每每以稻米为主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米制品,广州的沙河粉、布拉肠与濑粉,潮汕的“粿”与粿条,客家的“粄”与糍粑,粤西的“籺”……粤人为米制品创造的名字便已是数不胜数。然而,饼类与面食却始终在粤菜中能有一席之地,广式点心中的竹升面、烧卖,客家人的腌面,正是中原食俗的延续。
(17、18 世纪,广州港海上贸易的繁华景象。图片来源:网络)
唐代是中外交流的极盛期间,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发达发展,不少外商华侨聚居于此。想象着自己乘坐光阴机穿梭到当时的广州,大概能“偶遇”不少高鼻深目、金发鬈须的外国人,还能感想熏染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宗教文化。例如,广州正是佛教禅宗南派的发祥地,大量的佛教信徒推动着素食馆的形成,以“罗汉斋”为代表的各种素菜成为粤菜中的一部分,广东鼎湖山的庆云寺就有一道拿手的“鼎湖上素”,如今在各大粤菜馆中也十分常见。四川人所说的“抄手”,也便是北方的馄饨,在传入岭南之后被厨师们改造成了岭南人耳熟能详的“云吞”。
(鼎湖上素)
(广式云吞面。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外地传入的美食,不仅被粤菜原谅改造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更成为引发粤菜创新的灵感源泉。此时,以广州为中央的粤菜兼容了中外的饮食特色,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得到了“南食”之盛名,形成了以生猛河海鲜为主,山野杂食为辅,追求本味、烹饪技法精益求精的饮食文化特质。
(粤地食材)
(粤地食材)
(粤地食材)
(粤地食材)
明清之际,广州长期作为全国一口通商的窗口,其经济贸易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之高。而粤菜的发展始终获益于经济腾飞的红利,不仅有着丰富的食材、多样的炊具与前辈的烹饪技能,更依赖文化的碰撞不断融汇精进,并且将影响力拓展至港澳、东南亚与环球各地。不少西餐西点的烹饪技能也经由港澳传入广州,例如茶点中著名的蛋挞、菠萝包,以及用来蘸牛肉球的“喼汁”(即一种黑醋),都源于西方而为粤菜所用。
(明清期间,在广州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外洋贸易。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珠三角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崛起,也对饮食之风的塑造至关主要。士绅阶层眼中的菜肴已不仅仅是为了知足口腹之欲,而更加重视饮食中表示出来的品味与文化,他们的书写也不断为广府菜熏染上浓厚的文化气质。而广州十三行贩子的富余享受,也掀起了一股饮食消费的奢侈之风。盛名于广州的“太史家宴”,与在北京声名显赫的“谭家菜”,便是广府菜在清末民国期间发展的一南一北两面大旗。这两家“家宴”均以长于烹制山珍海味而有名,蛇、燕窝、鲍鱼、海参、鱼翅、花胶等,无不奢华名贵。
(清末广府人家宴客。图片来源:网络)
(“谭家菜”菜式——佛跳墙。图片来源:网络)
(“太史家宴”菜式——太史蛇羹。图片来源:网络)
广式茶楼的发展也是最好的见证,从贩夫走卒饮茶的“二厘馆”一起发展至精雅的茶楼,涌现了著名的“三元楼”“陶陶居”等,“下二厘馆”逐渐变成了“上茶楼”,茶楼成为文人会客宴请的雅集之地,茶水与点心都有了诸般讲究。在清幽文雅的园林中,品尝着极其磨练厨师技艺的菜肴点心,成为当时盛行的饮食风尚,亦推动着广府饮食文化趋于精细。
民国期间,广州的饮食行业发展兴盛,各大店家相称重视提高烹饪技艺,并进行招牌菜品的创新,以提升行业竞争力。如贵联升的“满汉全席”、大三元的“红烧大群翅”、南园的“红烧鲍片”、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六国的“太爷鸡”、蛇王满的“龙虎斗”、西园的“鼎湖上素”等等,各大酒家争奇斗艳,贡献了民国广州餐饮的黄金时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园、西园、南园、大三元被誉为“四大酒家”,代表着广府饮食名扬外洋。
(民国期间广州酒楼林立。图片来源:网络)
(民国期间广州西关一酒家内景。图片来源:网络)
各种茶楼、酒楼不断呈现,广府的饮食文化便有了长足发展的基石。而“食在广州”之以是能成为一句嘉话,还要得力于民国期间在广州生活一大批社会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在从事革命、文艺奇迹之余,也被这座城市的美食俘获了心扉,留下了不少与广府饮食有关的文迹墨宝。正可谓:吃,是人之本能;懂吃,能使“饮食”变为“美食”;懂吃且善写,才真正使“美食”成为一种具有格调和品味的文化。
(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四十年代在广州大酒家饮宴时留下“饮和食德”墨宝。)
初创于1880年的陶陶居,是目前广东饮食界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之一。这里曾经是康有为、鲁迅、巴金等人出入过并有记载的地方,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陶陶居”如今的牌匾,还是康有为师长西席的手书。听说,康师长西席常到陶陶居品茗消遣。当时陶陶居的老板黄静波便请他为酒楼题写招牌。墨漆金字招牌挂起后,陶陶居果真买卖更加兴隆。
(陶陶居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民国时不少广东人到上海做生意,也将精细的粤菜带到了上海。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深受“小资”情调濯染,评论辩论美食被授予了更深层的文化蕴意。这精雅讲究的粤菜广受欢迎,评论辩论粤菜的笔墨乃至多于广州本地,许多粤菜食谱还是通过上海的杂志报刊才得以流传至今。文化与食品彼此造诣,让粤菜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更成为了一张主要的文化名片,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新雅茶肆门面。图片来源:网络)
(新雅茶肆内景。图片来源:网络)
(1943年即民国三十二年,新雅粤菜馆株式会社发行的股票。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不仅广州,全体岭南之地的饮食文化都在经济的带动下达到了高峰。粤西湛江的烧蚝与白切鸡一度风靡广州,“湛江鸡”的名号叫得十分响亮。而粤东的汕头崛起,终极取代了潮州府成为粤东最大的经济中央,也成为了“潮汕菜”这一分支的领军,各种风味小吃、生猛海鲜、卤水菜及粿品等广受赞誉,更伴随着潮汕贩子走向天下的脚步,成为粤菜乃至中餐在外洋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每每碰着潮汕人,听他们评论辩论起身乡的海鲜、小食与工夫茶,那热烈洋溢的自满之情,令听者无比憧憬,一瞬间仿佛也代入成了他们的“交己人”(潮汕话中意指“自己人”)。
(潮州粿品)
(潮州粿品)
(潮汕鱼饭)
(潮汕卤鹅)
(潮汕紫菜)
粤人对食品的口味与追求总是持比较开放的态度,无论是当地的果蔬动植、河鲜海味还是季候山珍,无论是天南地北的诸多食材还是五湖四海的各种烹料,广东人总以汇聚天下的气概容纳之;而且无论是来自哪个省份哪处村落庄的地方风味,还是来自哪个国家哪处他乡的风情美食,人们都乐意去尝一尝,去试一试,碰着合乎口味的食材和适宜的烹饪方法,都绝不掩饰笼罩地表现出收受接管与热爱,进而或参考或引进或改良地复制到自家的餐桌上。
食品的关系正如人一样平常,在漫长的韶光中,大粤菜之间的三支菜系看似各自分立,但实际上却在不断相互影响,彼此交融,难舍难分。当代粤菜,不少厨师默契地以“领悟菜”“创新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说是模糊了粤菜的边界,倒不如说,是遵照粤菜之“领悟”本色精神,融百家之长而能自成一家,在世界饮食文化的潮流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与独特性。
红烧乳鸽
翘嘴鱼饭
(工夫茶)
REVIEW
往期回顾
1、《大粤菜》连载第一期:粤菜传承
作者简介
赵利平
赵利平,著名文艺评论家、收藏家,粤式饮食文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做事餐饮行业30余载。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文化学会原副会长,现任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先后在《南方日报》、《羊城》、《广州日报》开设艺术与收藏评论专版、专栏,先后出版有《艺术家那些事》、《集藏斋话~艺术收藏与鉴赏》等著作。
由广州出版社倾力出版的《大粤菜》一书即将面市,敬请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