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清代:袁枚《鸡》

看人须看人完全的生平,许多时候盖棺定论了,还有可能反转过来,这样的事例,古今不乏其人。
人生有时而尽,对付缥缈的情,更有它的时限。
对付一段情,也要看其全部,有时候结束了也不失落为美好;有时候明明很残酷,由于有过令人冲动的付出,也让人淡化了那份残酷。

世间有爱,以是美好。
美好的爱,都是无私的,纯净的,不求回报的。
更有一种有目的的爱,付出只是为了得到,虽然付出了许多,却用心叵测,时而看着令人冲动,实在非常残酷无情。

袁枚鸡有目的的爱就如养鸡终是为了吃它的肉残酷无情

清代墨客袁枚这首诙谐讽刺的小诗《鸡》,便是戳穿养鸡人对鸡百般爱护,终极目的却是为了吃它的肉。
养鸡人喂养鸡的时候,对付鸡百般爱护,无微不至。
它们冷,怕它们热,怕它们饥,怕它们渴,怕它们生病,怕它们丢失。
在鸡的发展过程,一起悉心照料,视如明珠,竭心竭力,担惊受怕,真如对亲生儿女一样平常。

一旦鸡长成了,羽毛光鲜,体型健壮,养鸡人愉快,鸡也愉快,而鸡所不知的是,将要面对残酷的恶运。
这时养鸡人对付鸡的态度就产生了一百八十度变革,鸡再吃粮食就等同于摧残浪费蹂躏,要把它们尽快地处理了。

伴着末了的一阵哀呖,扑棱几下,流干了颈血,鸡便一命呜呼了。
这还不算完,最终生上的肉一块块入了人的肚腹,才是历劫结束。
这个结果,养鸡人早已打算好,只是鸡未曾知道,恐怕到去世也不能弄明白。
当初受到养鸡人那样无微不至的照料爱护,怎么一转脸就眼不眨地磨刀相向呢?动手的时候,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事后养鸡人扪着圆滚滚肚子,不但没有丝毫歉疚,反而十分心满意足。

养鸡人对鸡的爱,辛劳付出了那么多,不能说是假,但是终极无情地把鸡残酷杀去世,更不能把以前的爱说是真。
有目的的爱,自始至终隐蔽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不能叫爱,只是通过温顺的手段,达到一个自私自利的目的,是十分残酷无情的。
如果使鸡早些知道,肯定不会感激养鸡人为自己的辛劳付出,只会讨厌和仇恨,甘心绝食而去世,也不愿终极成为他人的口中食。

实在不止是人养鸡如此,人牧马、放羊、养花、种树等等,也是一样。
不但是人与物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别无二致。
为了某个目的,而去爱一个人,付出得再多,也不能说得高大上,都是为着一个自私自利的结果,口口声声说是爱,实在是特无情、特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