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中国人而言,除夕团圆是根植于血脉灵魂的信念。

无论风雪如何寒凉,世事如何沧桑,故乡那盏昏黄的灯始终温暖着天涯游子的心。

想起唐朝戴叔伦的一句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写进很多人的心田里。

《大年夜宿石头驿》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这首诗写进很多人的心坎里

戴叔伦 〔唐代〕

旅社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嫡又逢春。

诗歌的作者戴叔伦是中唐著名墨客,出身隐士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隐居山野的饱学之士,到了他这一辈,才有人开始步入仕途。

他的兄长曾是一方县令,而他由于得到吏部尚书刘宴的赏识,历任涪州督抚、抚州刺史、广西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

这首诗便是他在任抚州刺史时所写,通过描写除夕夜独宿逆旅,唯一盏寒灯相伴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墨客流落异域的孤独和惆怅,引起了无数游子的共鸣。

诗歌首联以设问句起笔,“旅社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在这自问自答中,充分表现了墨客的孤独和惆怅。

旅社、寒灯,险些是流落异域的标配,稍早他一些的盛唐墨客高适也曾在除夕夜独宿旅社,“旅社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高适是正面描写“客心凄然”,而戴叔伦这里却是以“寒灯可亲”反衬心中的凄然,婉转又深刻,令人更觉悲痛。

颔联两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是千古名句,写进很多人的心田里。

这两句并不是作者的原创,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中的“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墨客调度了却构,将“夜”和“人”强调得尤为突出光鲜。

虽是化用,却能有所创新,具有极强的艺术传染力,可见墨客炼字之功底。

再来看颈联两句,“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是对前一联的补充,从身体到生理上,真切地再现了墨客当时的情状。

墨客独自流落天涯,回顾前尘,深觉无一事可喜,心中凄凉;再遐想此时支离破败的身体,又以为十分可笑。

在这一“悲”一“笑”中,将墨客的孤苦惆怅之情推向了顶峰。

末了的尾联“愁颜与衰鬓,嫡又逢春”,前一句“愁颜”和“衰鬓”是承接上一联的“此身”而来,进一步刻画墨客凄苦的形象。

而“嫡逢春”,原来该当是一件乐事,但是墨客著一“又”字修,而意境全非。

透过这个“又”字,我们仿佛能感想熏染到墨客那无穷无尽的哀愁。

嫡逢春之后又如何呢?墨客还有很多话没有说,但是诗歌已经结束了,言已尽而意未绝,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首诗描写得很是悲怆凄苦,尤其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两句写进很多人的心田里。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颇高,乃至有人将其和杜甫的诗歌相提并论,“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态兀傲处不减杜公”。

读完这首诗,你是否也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