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自然众望所归拿下了这本书,在这个阴天的周末看了起来。
拿到书之后的这个周末,景象阴沉沉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透下来,但这本书却令人面前一亮,五彩的封面好似照亮心间的一抹阳光,入眼的瞬间就驱散了心中的雾霾。
色彩,便是这样具有魔力。
而这,便是一本讲述“色彩”的书。
它的目录,是由色卡组成的。每一种颜色对应一个别致的名字,书的内容便是每种颜色及其名字的由来。
这书我翻着翻着就不由感慨:有时候,朋友真的比自己还要理解自己。在她们推举这本书给我之前,我总以为自己只喜好小说和绘本(工具书算不上喜好,只是人生须要……),没想到一本讲色彩的书能让我看得满心欢畅——就像艺术类绘本给我的冲击一样,虽然我并不懂艺术,但我真的很爱看各种各样的艺术画。
大概是我不自觉就表露出这种偏好,以是身边总有人提醒我这一点。比如刚上大学不久的时候我曾收到了高中同学给寄过来的一条围巾,那是一条鲜艳的黄色毛线围巾,比拟此书中的色卡,我印象中它该当是“黄鹂留”色的。她说一看到这个颜色的围巾就想到我,就买了给我寄来了,说记得我说过喜好黄色。
又比如,刚进现在这家单位没多久,一个日本同事就对我说,你彷佛很喜好黄色。我很奇怪:你咋知道?他说,很随意马虎看出来啊,你看你开的车是黄色的,选的赠品伞也是黄色的。虽然我承认了自己是喜好黄色,但还是以为奇怪,他怎么能从我仅有的两个黄色物品中看出来我喜好黄色呢?
而现在,又有网友们隔着屏幕知道我喜好色彩了。大概是由于最近我晒了几次编织了近两个月的祖母花毯吧。这块祖母花毯,吸引我加购了一年买下、又花了这么久编织的缘故原由,还真是由于它的色彩啊,如此温顺、素雅,怎么看怎么喜好,让我纠结了一年(以为自己忙事情、自媒体、带娃,没韶光再做别的了)还是忍不住下单了。
顺便再说一句,这已经是第二条祖母花毯了。去年我也编织了一条,同样也抵挡不住这个颜色的诱惑。
以是,当我翻阅《中国传统色·青少年版》的时候,能够为这么多色彩心生欢畅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俊秀的颜色啊!
每一种都如此可爱。100种颜色让我难以取舍,掉进了米缸的老鼠,实在选不出自己最爱的那粒米了。
刚翻几页就创造“天缥”这个颜色,咦,汝瓷?这不便是我近期最爱的杯子颜色吗?你看这粉蓝的温润、纯净,又带着瓷器的光润,大略又高等,怎么看都爱不释手。
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绿色、赤色、黄色……分分钟令我迷失落。
而这些颜色的故事,更是令人着迷。它们有着新奇古雅的名字,每每都是我们曾经读过却一知半解的古诗中的名词,比如“水色沧浪,波涛浩汗”“烂漫花棚锦绣窠,海天霞色上轻罗”。“沧浪”是一种蓝色,每每指江河水的颜色或是春天竹子的颜色。“海天霞”是一种赤色,是天空中霞光的一种颜色。
还有“云母”、“东方既白”、“秋喷鼻香”、“半见”、“品月”……溘然以为,古人的浪漫胜于今人。
听到“半见”这个名字,你一定想象不出这是个什么颜色。原来,这是指介于黄白之间隐约可见的浅黄色。春天池边的柳叶新苗刚刚露出点微黄,阳光照过来,模糊绰绰如烟的微黄便是这“半色”。唐代官员张季略有诗云:“韶光归汉苑,柳色发春城。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
还有“檎丹”,这是一种苹果赤色。看这个颜色知识的时候,我的几个知识点又串联了起来。原来“檎丹”便是字面意思,“林檎”的“丹红”色,“林檎”正好便是日语中的苹果这个词语,读作“りんご(ringo)”。这是从中国古代传到日本去的汉语,原指野生的苹果。
说到措辞,我想起我们这里的方言里也有一个颜色词叫:“xueqing”,是写作“雪青”呢?还是写作“血青”?不得而知,总之是下面这种像玫红,却更偏蓝一点的一种紫赤色系。我想这个名字该当也跟古汉语有关。但在《中国传统色·青少年版》这本书中倒是未见同样的颜色。
在看这本书前,我印象中的讲色彩的内容,无外乎是一些讲色彩明度、饱和度、附近色、搭配等等干系设计知识的内容,我常常考试测验着去看,却总也投入不进去,也记不住那些像公式一样的搭配方法。
但像这本书这样用传统故事去讲颜色,倒是以为很故意思,这里面不仅有颜色,还有文化、历史,还有地理、自然,搭配的插图均是手绘,非常点睛,整本书非常艺术,而且是我们中国独占的艺术,充满了中国文化秘闻。感谢作者郭浩老师给我们整理了这么好的内容。
至于孩子,那些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让他们从这本书开始去理解、喜好上中国文化,一定是很棒的选择。由于色彩带来的画面影象,会更能调动孩子们的思维,乃至感情,为顺带而来的故事影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朋友们的推举,让我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也祝愿你们同样收成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