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易经·易传·象传·第三十六卦明夷卦》中讲暗无天日的一句话。

《彖》辞说: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当一个人处于暗无天日之际,他须要做什么。
首先便是要自保,珍惜自己的生命。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正如《彖》辞所说,“内文明而柔顺”,内心坚守正道,外在保持柔顺。
周文王看到纣王残暴,私下里嗟叹,被崇侯虎知道后,密告于纣王,纣王遂囚西伯侯于羑(yǒu)里。

“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在此7年之久,“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王在羑里城,可谓处境困难,商纣王为了试出周文王是否会卜卦,居然杀了其儿子,做成肉饼给他吃。
为了拯救苍生于水火,他假装不知,而食其肉,终于渡过险难。
周文王的困难处境,正是明夷卦卦象的深层次呈现。

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
日没入地,象征光明受损,出息不明,处境困难。
最好是在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遵时养晦,外愚内慧,保持自身的纯洁和蔼始善终的恒心。

明入地中明夷正人以莅众用晦而明

“光明被阻”,暗无天日之际,君子管理民众,要故意不表露自己的才智,在不知不觉中使民众得到管理。

初九爻辞说:在光明被阻的时候,要像鸟儿一样地迅速飞走,而且要低垂着翅膀以免被人察觉。
君子若要退避隐蔽,便是丧失落职位、没有饭吃也不在乎。
但君子若在此时行动,一定要受到当政者的责备。
也便是说,在觉察到暗无天日之际,要学会明哲保身,主动退隐。

如果一开始,就能够选择退隐,就能避免更大的灾害。
以是,明夷卦实际上是一个叫你如何自保的卦。
以退为进,不失落为一种聪慧的表示。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君子隐蔽退避,决定坚持道义,不再拿这份俸禄,选择退隐,以保其身。

六五爻辞说:应采纳箕子那种自掩其聪明才智的做法,这样做有利于坚守正道。
也便是装傻充愣,避其锋芒,不与施暴者正面对着干,硬刚。
箕子坚守正道,保持自我的行为解释,光明是不会熄灭的,只是暂时受阻碍罢了。

以是,困难只是一时的,光明不可能永久被阴郁遮蔽。
明,光明。
夷,消逝。
光明消逝,暗无天日,此时应做好应对困难困苦环境的准备,保持好自己忠贞守正的品行,才是有利的。

末了,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共勉,所有的痛楚与阴郁都只是一时的,而快乐与光明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