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而有大道,俗中不失落高雅,平淡之间,尽是惊艳。他的长恨歌就连当时的小孩都会唱,可见传唱度。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平淡中见奇绝之作。在一个夏夜,诗王登上高楼即兴写下这首诗,当月光遇见万家灯火,便成了这首绝美之作,个中一个千古名句,更是千年无人超越。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心。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闲来无事的我,登上高楼向东望去,海天一线,茫茫不见,山川又宏伟又广阔,亘古耸立。小城的四周逐渐地点起万家灯火,残酷夺目,一道银河映像入水中心。晴天里,风将古树吹得沙沙作响,就像下了一场小雨。夏夜里,柔和的月光散满每个角落,大地就像裹上一层银色的秋霜一样。可不可以来到江边的小楼解解暑呢,跟您的茅草屋比起来,这里要清凉很多啊。
墨客乘着月色,看尽夏夜的美景,个中滋味,妙不可言。前两句,将江水在夜晚的美描述的犹如瑶池,这与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四两句,作者的视角由山转到水,由远转为近,初上的万家灯火和水面倒映着的星河,交相照映,便是繁华与月色的完美领悟。
五、六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苏轼读完此句,都不得不感慨:“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看似是两件完备不可能的事。明明是晴天,为什么又会下雨?明明是夏夜,又何处惹来了秋霜?实在不过是自然和人开的玩笑,风吹古树的声响,听起来就像雨点沙沙作响;而月光如水皎洁,照在白沙上就像给它打上了秋霜点点。墨客从听觉、视觉上,通过奥妙的想象力,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别样的夏夜,这是诗王才有的笔力。后世不少人想模拟此句,却终无一作品能超越,可谓一贯被模拟从未被超越之句。
末了两句墨客约请朋侪一起赏月乘凉。这里有海天茫茫、有万家灯火、有星映江中、有晴天雨、有夏夜霜,料想读完此诗没什么人能谢绝这样的美景了。
比起白居易大部分作品,这首诗无疑要纯美和深邃得多。全篇看似不带抒怀语,却尽显温情,而墨客心中的喜悦和宁静也都在字里行间,这便是所谓寄情于景而又不着一字,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