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与穷年累月注释译文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洪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立时停滞唱歌,悄悄静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解释牧童的歌声洪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作者

袁枚(1716-1797)清代墨客、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个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期间代表墨客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第4课 古诗三首(第12页)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

霜叶红于仲春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由于喜好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仲春春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时令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
另有版本作“深”。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环抱的的深处)

坐:由于。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赤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仲春花。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墨客。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落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便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举,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落。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伸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落。

犹:仍旧。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倔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造诣。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年夜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善于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匆匆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竹篱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乘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匆匆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竹篱。

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墨客,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相互酬唱。

日积月累二(第26页)

天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喷鼻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产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阐明

1.天高气爽是一个汉语针言,读音为qiū gāo qì shuǎng,形容秋天晴空万里,景象风凉。
出自《崔氏东山草堂》。

2.天高云淡,汉语词语,拼音是tiān gāo yún dàn ,意思是景象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指秋日的天空。

3.秋风习习: 和煦的秋风暖暖地,逐步的吹动的样子。
用于晚秋的景致。

4.一叶知秋,汉语针言,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日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全体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

5.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见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句子。

6.五谷丰产,汉语针言,拼音是wǔ gǔ fēng dēng,意思是指年景好,粮食丰收。
出自《六韬·龙韬·立将》。

7.果实累累,词语。
此处读léi。
累累:连续成串。
用于积累、连累、连篇累牍、罪过累累等读lěi。

8.春华秋实,汉语针言,拼音是chūn huā qiū shí,也作 chūn huá qiū shí。
意思是春天着花,秋日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自《三国志·魏志·刑颙传》。

日积月累三(第42页)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译文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经由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通亮的;道理不经由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
指如果没有后天浸染的加持,先天的东西很难长久。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便是说只要干工作有道理,无论走到哪bai里或做些什么,都会比较顺畅。
而如果干事蛮不讲理,那在社会上就会处处碰钉子,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是短韶光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永劫光的胜负在于道理。
靠力气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凭正理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意在强调理是不能违背的。

日积月累四(第42页)

民气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竹篱三个桩,一个豪杰三个帮。

译文

1.民气齐,泰山移,读音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齐心专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是汉语复句式针言。
意思是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联络互助。
语本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意思是比喻人多聪慧多,有事请经由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聪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4.“一个竹篱三个桩一个豪杰三个帮”,谚语,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人的能力是很软弱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
以是,我们要联络同等。

第17课 古诗三首(第74页)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互对峙美景难决牝牡,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由于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以是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阵势险要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彭湃。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涌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了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天子(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豁达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合适。

译文

在残酷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亮灭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落(在今浙江诸暨市)西,以是称为西施。

合适:也显得十分俏丽。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相互照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相互照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了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犹如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沉着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墨客,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喷鼻香门第。
政治上主见改造,是王叔文派政治改造活动的中央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改造失落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师长西席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日积月累六(第86页)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一直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动身。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附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清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阵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意见意义。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日积月累七(第100页)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截,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面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作者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墨客,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从前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役夫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第24课 司马光(第102页)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落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冲破。

迸:涌出。

日积月累八(第113页)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译文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篇的一句话,即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缺点。

2.爱人若爱其身的意思是:爱别人就要像爱自己一样。
典故出处:春秋战国-墨子《兼爱》 。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仁者是充满仁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聪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意思是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