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还曾写过一首七言古诗《春游曲》,诗中著力描写一位绝色佳人,写得新颖新奇,非常有趣。

《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是非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骚旧有名。

这首《春游曲》写于长孙皇后当上皇后的期间,唐太宗李世民读后曾“啧啧称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上苑,是皇家园林。

诗词品读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上苑的桃花开得非常明艳,深闺里的绝色女子,产生了思春的情意。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古人形容美女,多用面若桃花,腰如嫩柳这样的词语,长孙皇后这里作了一个反转,说井边的桃花,由于偷得这位绝色佳人的面色,以是分外娇艳,屋檐边的嫩柳,由于学习这位绝色佳人的身姿,以是变得分外轻盈。

长孙皇后这一反转,将烂俗的比喻变得新颖新奇,读起来非常有趣,可谓是化腐烂为神奇的诗家大手笔。

明代文学家冯复京说:文德皇后《春游曲》甚工艳。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觉身轻。
”虽江徐敛袵。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是非听啼莺。

这位绝色佳人,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树上枝头黄莺长是非短的歌唱。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骚旧有名。

林下、风骚:《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色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骚出众早已有名于世。

长孙皇后虽然不是著名的墨客,但这首诗写得新奇有趣,也可见她的才学并不一般。

明代文学家钟惺评说: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年夜德。
诗中连用井上、檐边、花中、树上、林下,一气读去,不觉其复。
可见诗到入妙处,亦足掩其微疵。
休文四声八病之说,至此却用不著。

钟惺说长孙皇后作为开国圣母,不应该写这样的艳诗,这种说法就很死板,不过后面的评论却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