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漫谈】
本日在欣赏诗词之前,先给大家说一说“甘露之变”这回事。
平常喜好读点儿历史的人该当都知道甘露之变的来龙去脉,唐太和九年,也便是公元的835年,唐朝已经走了一段韶光的下坡路,逐渐迈入了衰败阴郁的晚唐期间。
晚唐的没落有两件大事,在外是藩镇,在内是宦官。用一位近代人的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以是当宫廷内涌现一位有能力也有野心的明君时,他一定不会甘心受宦官的掌握。
这位“明君”便是唐文宗,他18岁登基大统,励精图治,先是放出宫女3000多人,后来又开释鹰犬,裁并冗官,多有政绩,只是处处受限于宦官,于是他开始默默造就自己的亲信势力,重用李训、郑注,发动甘露之变,谋诛宦官。
这年的11月,唐文宗以不雅观露为名,欲要将宦官的头目仇士良骗到后院斩杀,行事未遂被仇士良发觉,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终极还是权势熏天的宦官取得了终极的胜利,此后唐文宗被软禁,年仅30岁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中被牵扯到的朝廷重臣及其他共有1000多人,对付当时的唐朝可谓一记重拳,自此之后,江河日下。
【临其诗境】
由甘露之变,牵扯出本日这首诗歌的作者王涯。王涯本是朝廷重臣,年高德勋,却以70岁高龄惨去世在甘露之变宦官的爪牙之下。
这个人在政治上一起升迁,28岁就得了进士,从玄宗,穆宗到文宗,三朝元老,历任中书侍郎,剑南、东川节度使,可谓显耀。文宗登基,任命他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史籍记载他为政刻急,为了周济用度变法加税,使天下民生雪上加霜,这是他人生末了的一个污点。
不过下面这一首诗,倒与他生平的政绩无关,大概是每一个少年都曾经有过的浮滑苦处,读来共鸣甚深。
【经典原文】
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代: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条分缕析】
年纪轻轻就背着长剑离开家乡,不为别的,只要追随那扬名万里的冠军侯,“幼年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先要给大家说一下,唐代这些从军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实的人,所有的装备,干粮以及骏马都是家里自备,他们去往边疆也不仅仅是服兵役,更多的是哀求一个立功扬威的机会,以是才会有这首诗的第二句,“金鞍宝剑去邀勋”,普通的士兵哪来的什么金鞍宝剑呢。
前两句中有着很纯挚的少年心态,那种不管不顾,勇往直前的态度,仿佛只要去到疆场之上,尊位与光彩就唾手可得,自己就将成为举国高下敬仰的英雄。
怀着这样自傲且浮滑的心态,少年从自己的安乐乡中走出,提着长剑走向沙场,为了自己的光彩而拼搏,谱写一曲血与火的战歌。
第三句里涌现了一个小小的迁移转变,出行未久,少年已经遭受了挫折。
秋冬时令,水寒伤马骨,这也是自古以来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用来形容战役的惨烈或者边塞的苦寒,面对注定到来的苦难,少年的表现令人惊叹。
“不知”,少年齐心专心想要立功扬名,根本没有把稳到周围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他的心中早已被远处龙城的一抹暮云装满,在那黑压压的云中,少年仿佛看到了枯骨与烈火,看到了无尽的厮杀与血流成河,也看到了那个活到末了的人,成为了龙城的英雄,振臂一呼,天下雷动,刺目耀眼的旗帜横插在沙场上,随风飒飒。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这句话真的是将少年志气发挥的淋漓尽致,每读一遍,胸中总有一股热血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