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思想中,“无为”是贯穿始终的核心。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一句话便是对付无为思想最好的阐述,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干事,以无味之心去品味。
人是这个世上最可笑的生物,由于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聪慧,但是人的思想和聪慧却有很大的局限。
人对付天地自然来说是一个很微小的物种,也可以说是浩瀚物种的个中一个,但是在这万物之中,只有人梦想主导统统,正因人有妄念,以是对付人来说,当外在事物没有合乎自己所设想时,便会产生沮丧和痛楚。
这便是执念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人对付自然就犹如井底之蛙一样。
井底之蛙坐在自己的井中,他将井中的水面看作最大的海面,把井口可以瞥见的天空看作最大的天下,井中的眇小变革对付井底之蛙来说都是莫大的变动。
而从自然之道的层面角度去看人类,人类就犹如井底之蛙,人生的一得一失落所造就的变革,对人类自身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统统皆因思维的局限和狭隘所致。
有一天庄子在山中行走,看到一棵树枝繁叶茂,伐木的人从阁下经由却不去砍伐,还说没什么用途,庄子说:“这棵大树由于不是良木的材质,以是能保留至今,享尽天赋的寿命。”
过了一下子,庄子又到老朋友家安歇,老朋友很高兴,便叫仆人杀鹅来接待庄子,仆人就问主人:“有一只鹅会打鸣,一只鹅不会打鸣,杀哪只?”
主人说:“杀不会打鸣的这只。”
弟子听了之后就问庄子:“昨天那棵山中大树由于不长进而享尽寿命,现在主人的鹅却因不会打鸣而丧命,师长西席怎么看待?”
庄子笑着说:“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彷佛是得当的位置,实在不然,这样还是难免于受累。若依照道德行事就不会那样,对赞誉诋毁都无所谓,能伸能屈,合时万变,不恪守一端。可上可下,以和顺自然为原则,游心于万物之源,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主宰,怎么会受累呢?这是神农,黄帝的处事法则。”
在这一番故事中,庄子通过一颗无用大树和朋友杀鹅的事情,来讲述了成材与不长进之间的祸患,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
树因不长进而享天年,鹅因不会打鸣而横死,一样的无用却是不一样的结局,当“无用”被摈弃而得以安享生命时,世俗之人将这种征象视作祸患,因“无用”被杀掉时,世俗之人又将此种结局看作是祸患,这一征象也成为了我们人生最大的困惑:我们该如何看待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差异?
办理这一困惑最好的答案,并不是我们如何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做选择,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人生的状态。
很多人将人生中有用而招致祸患,无用而招致抛弃都看作是人生的灾害,办理这种思想负累最好的办法便是无为,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因此“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无为之心看待世间的统统呈现。
无为看的并不是过程,而是结局。
就彷佛庄子所说:“对赞誉和诋毁都无所谓,能伸能屈,合时而变,不恪守一端,可上可下,以和顺自然为原则。”
天下呈现的任何状态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说,世间的万物呈现都是出自于自然,而人却以“有心”去评判天下呈现的好坏,无论一件事情什么样的结局,好与坏都只是主不雅观意念对付天下做出的评判。
那我们再来看庄子的故事:大树因无用而保留,鹅因无用而被杀,这一些征象实在并不存在所谓的好和坏,统统都只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想要办理人生某一困惑的根源,并不是让自己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做选择,而是换一种状态去看待人生,这便是道家思想中,从有为的角度转换到无为境界之后最好的收成。
当你以无为之心去看待人生的得失落悲欢之后,就会有一种豁达和坦然,这是摆脱世俗执念最好的办法。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聪慧,感想熏染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天下,瞥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