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然而,那些都是在诗歌很兴盛的朝代。
事实上,在唐朝之前,诗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有墨客仅靠一首诗在文学史上立足。

比如写出佳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墨客,王籍。

王籍

这位诗人仅传世一首诗就留下佳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个墨客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比李杜白王维等人要早上一百多年。
但是王籍的这首流传下来的古诗,其水平比拟李杜白等人并不逊色: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入若耶溪

这首古诗,题目是《入若耶溪》,是王籍传世的唯一一首古诗,也是盛唐诗歌涌现之出息度极高的诗篇之一。

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单看这两句,会以为是王维所作,但是王籍要比王维早了一百多年。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意思是,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清闲地嬉戏,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意思是,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弯曲的水流。

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意思是,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哀起来。

书法·入若耶溪

在这首古诗当中,最出色的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范例的以动显静的手腕,用“蝉噪”和“鸟鸣”来衬托山林的宁静,也就使得山林更为深奥深厚。
这一手腕乃是王籍所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都是受王籍的直接影响。

王籍的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这首诗产生于唐诗壮盛期之前,却在格律上、对仗、押韵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而且诗歌意境也很有山水田园诗的风采,实在是开启盛唐诗歌的一首奠基之作。

入若耶溪

而关于王籍此人以及他的这首诗,《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
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显然,王籍的这两句诗句,在当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