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政治上的失落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长于刻画自然景物,首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把稳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好。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即是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钳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2、五步之才

史青,唐朝零陵人。
聪敏强记。
今存诗一首。

10个夸人有才的文学典故学会赞赏别人不再难

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自称,曹子建七步成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
”唐玄宗见表,十分称奇,当即下诏相召。
有人为史青捏着一把汗,谁敢在天子面前夸此海口?万一五步之内做不成诗,岂非犯下欺君之罪吗?

口试的一天到了,史青胸有成竹,大步上殿。
口呼万岁完毕,玄宗立即命他作诗。
史青俯伏金殿说:“请万岁出题。
”恰好这天是除夕,唐玄宗即以《除夕》为题,命他作来。
史青不假思虑,脱口而出。
诗云:

今岁今宵尽,明年嫡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私下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临门将军之职。

3、夺席之才

东汉戴凭精通儒家经典。
某次朝会上,光武帝命群臣相互考问经书,理屈词穷的将席位让给辩胜者。
戴凭一举夺下五十多个席位,被誉为“解经不穷戴侍中”。
后人以“夺席之才”称誉那些学识渊博的雄辩之士。

4、柳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全家聚谈,与儿女谈论文义。
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 兴致勃发,就指着表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纭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后大加讴歌,奖侄女才思非凡。
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
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众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苏轼《谢人见和雪后书台壁二首》之一“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即用此典。

5、扫眉之才 

扫眉,即画眉毛。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
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仙颜,以及与当时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情意缠绵,成为当时卓有造诣的女墨客。
以“管领东风总不如”的才华,横扫唐朝诗坛上的文人骚客。
后来人们就常用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6、夺锦之才

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御劳驾幸洛阳龙门喷鼻香山寺之。
有次游龙门时“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
并由她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主持并裁定利害。
结果左史东方虬首先写好,题为《咏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于是,按事先约定的规则把锦袍赏给东方虬。
东方虬“拜赐。
坐未安”,宋之问的诗《龙门应制》写好了,上官婉儿认为“文理兼美”,而且也得到大家的公认:“旁边莫不称善”。
于是,武则天“乃就夺锦袍衣之。
”这便是文坛佳话“龙门夺袍”。
后人用“夺锦之才”或“夺袍之才”,称文采出众之人。

7、出口成章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
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去世。
在鞠问的时候,曹丕责怪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唾弃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贯疑惑有人为你代笔。
本日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去世罪!”

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曹丕想了想,说道:“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涌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忖,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
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曹植吟完,恰好走了七步。
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去世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夸奖他有“出口成章”。

8、梦笔生花

传说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报答之礼。
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
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
长老及小和尚们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惊叹不已。
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羊毫顺手一掷,那羊毫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
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
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分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羊毫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
这便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9、登时书柜 

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春秋时的惠施读过的书要装满五辆马车,后来形容读书多或学问大。

10、著述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后人遂用“等身书”“著述等身”“等身著作”来形容读书很多或著述极富。

此外,古人还以“倚马之才”形容人的思路敏捷,以“压倒元白之才”称道人的学识超凡,以“陆海潘江之才”赞许人的文采斐然。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