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的作者王绩,他是隋末唐初之人。文学史上一样平常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墨客。《野望》是他的代表作。
一、什么是言、联、韵?古人称一个字为一“言”,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所以是五言诗。如果每句是七个字便是“七言”。
每两句称为一联。律诗有八句,以是就可以分为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是颈联,七八句是尾联。个中像第三四句这样,相对的地方,词性同等,构造相同:“树树”对“山山”,“皆”对“唯”,“秋色”对“落晖”,称为“对联”,也叫“对子”,利用的修辞手腕叫“对仗”,属于“对偶”的一种。像七八句这样不相对的,称为“散联”。
每一联末端的一个字为“韵”,或称“韵脚”,也便是偶数句:二四六八句的末了一个字。诗押不押韵,就看这些字。律诗要押平声韵。
二、什么是“以入代平”?那么这首诗是不是我们常常见的五言律诗呢?我们大略剖析一下平仄格式就知道了。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当中“薄”“犊”“识”是古代入声字,今读平声,要特殊把稳。通过标注平仄,我们可以直不雅观地创造,除了首句有三仄脚的毛病外,其他均合律。实在首句也合律,由于在唐诗中有“以入代平”的征象。首句出律的“薄”恰好是入声字,而这个地方本是平声字。以是这首诗便是我们常常见的五言律诗。
但是在王绩那个时期,“律诗”这个名词还没有涌现,以是一样平常只称为“五言四韵”诗。
三、什么是古体诗和近体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以四言诗为主,后来又产生了以“六言”为主的《楚辞》。汉、魏、南北朝时,诗歌才以“五言”为主。这些古诗没有严格的规律,在声(平仄)、韵(押韵)、词性构造(对仗)上都没有分外规定,这叫古体诗。以是唐代以前没有“律诗”。所谓“律诗”便是在上述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诗体,它们叫近体诗(律诗与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