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朝8首经典怀古诗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
(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游览金陵时所作,李白对被赶出朝堂一事一贯铭心镂骨,自从离开长安后,很多诗作都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这首诗也不例外。
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想熏染,把历史的典故,面前的景物和墨客自己的感想熏染,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2、《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凡百姓家。

这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壮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革的慨叹,用笔尤为弯曲。

3、《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在四川瞻仰诸葛亮祠堂所作的一首诗,通篇表达了墨客对诸葛亮忠君报国思想的赞赏和其功业未遂的感慨。
这里既有对历史的评说,也有对现实的寄寓,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规复国家的和平统一。
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墨客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墨客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4、《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朝中期,社会抵牾尖锐,唐朝天子大多信奉佛教,大量建筑寺庙,僧尼之数连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包袱。
杜牧来到江南,看到满地的寺庙,不仅想起了南朝天子由于信奉佛教,末了不仅没能求得永生,反而误国害民。
杜牧这首怀古诗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抵牾。

5、《台城》

唐代: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墨客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往事,以古不雅观今。
一股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墨客心头的。
本诗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响。

6、《咏史二首·其二》

唐代:李商隐

历览先哲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这首诗中,墨客根据历史各朝的兴亡教训,概括为“历览先哲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在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古人的认识更自觉完全。
只管李商隐受制于时期的限定,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帝王的身上,但在他的诗中,大多数都是戳穿他们败坏国家的,因此这种戳穿更有进步意义。

7、《金陵怀古》

唐代: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一首七律,在选材和熬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
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举动步伐两方面反响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痛惜。

8、《金陵图》

唐代: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民气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客看了六朝的金陵图,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世间无限图画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
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回嘴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
实在,二人都是借六朝往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在古代各种怀古诗作中,你最喜好的哪一首?

以诗会友,以词交心,分享中国诗词知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喜好就点赞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