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趣求源 丰富知识
逐一写在《评论委知识角》头条推介之际
祝永平
韶光真快,在广大诗友的关注支持下,【评论委知识角】编发330多期了。知识能带给我们力量和学识,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期,知识性知识则淹没在信息之海中,最深刻、最实用的便是知识性知识,做为墨客,更要懂得这些知识性知识。【评论委知识角】在编排上,基本以唐诗、宋词为主,十期一轮换,个中还发了多少期赋的知识。
唐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聪慧结晶,它高度凝练并集中反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个人自身的精神状态。浩瀚精良的墨客用他们的激情亲切和才情创作了独特的千古绝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评论委知识角】从诗歌的起源开篇,从唐诗的诗体和格律、唐诗中的典故和传说、唐代墨客、唐诗中的地理和文化等知识为切入点,带给大家一场唐诗盛宴。宋词作为古代文学阆苑里的奇葩,宋代的词人们,用最幽美的笔墨,浓缩了那个迢遥的朝代,用更有情绪的办法反响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婉约派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豪放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被国人吟唱了千年。【评论委知识角】在词史、格律、词牌、词人、词典、词情、词趣等进行先容,全面概括宋词知识。
本日,评论委将以头条的形式,陆续推出【评论委知识角】,让我们在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暗香疏影中,上通古人的伟大心灵,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教化,放飞心灵,品味那绝妙的意境,享受那只可融会不可言传的心有灵犀和唐诗宋词的绝代风采吧。
【评论委知识角】2023年第91期(总第401期)
“二妃垂泪”常用来解释什么?
“二妃垂泪”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后世用作咏悲戚或帝王之去世的典故。唐诗中常见有“二妃愁”“悲二女”“斑竹”“染竹啼”“竹上泪”等。如张九龄《杂诗五首》其四:“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感情。”用娥皇女英的故事,以斑竹来寄托墨客思念的情怀。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云:“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墨客用湘妃泣竹的故事点染画中江边景致。韩愈《晚泊江口》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以此点名墨客停泊的地点,即泊于湘水自湖入江,并渲染一种伤别的凄凉气氛。李涉《鹧鸪词二首》其一云:“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用娥皇女英为舜哭泣的典故,借以衬托鹧鸪的鸣叫声,以此引起行客的愁怀。
【评论委知识角】2023年第92期(总第402期)
牛郎织女是若何的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是我国公民最早关于天上星斗的故事,记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
牛郎本是屯子里一个放牛的孩子,因贪玩不愿帮家里干活,只跟他放的老牛为友,一天,他在梦幻中看到天上的瑶池,便牵着老牛到天上去了。
活着界有一位织女却要下凡到人间,去享受人间的温暖和爱情。牛郎与织女相遇后,决定一同到人间生活,西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玉簪划成一道银河,把牛郎织女隔开,只许可每年七夕派喜鹊搭整天桥,让他们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古已有之,故古诗中多以此典故来代指久难相见的情侣,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元稹《断交词三首》:“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刘禹锡《浪淘沙》:“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评论委知识角】2023年第93期(总第403期)
鹊桥相会用来比喻什么?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哭长城,梁祝化蝶和许仙白娘子的故事,同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鹊桥,七夕晚上喜鹊在银河搭的桥。权德與《七夕》诗有云:“今日云耕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民间传说,每年的七夕之夜,喜鹊会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这一天多雨,正是他们哭泣的泪水。“鹊桥相会”用来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别之后的团圆。
后来,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姑女良们就会仰望星空,探求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快意的婚姻。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1期(总第404期)
元旦的由来是若何的?
“元日”是我国古代元旦的称呼之一,又称“元旦”“元辰”“端日”。元是“初”“始”的意思,元日便是“初始的日子”,也便是一年的第一天。但是古代的“元旦”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便是春节正月月朔,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公历新年的第一天。
据传说,元日始于颛顼,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见于笔墨,是《晋书》。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早春朝”的诗句。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款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利用公历,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农历的正月月朔为“春节
”。
1949年9月27日,中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利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2期(总第405期)
鸳鸯有着若何的典故?
在人们心目中,鸳鸯是永恒爱情的象征,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我国历代流传着不少以鸳鸯为题材的歌领纯洁爱情的俏丽传说和神话故事。晋干宝《搜神记-韩凭夫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宋康王的舍人名韩凭,妻子何氏,宋康王因贫念何氏仙颜把她夺了过来,并把韩凭囚禁了起来。何氏暗中送信,信中表明必去世的决心,韩凭看了妻子的信,不久后自尽了。何氏因去世意已决,便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趁着和宋康王一起登高台的机会,从高台上跳下自尽,随从想拉住她,但因衣服已经朽烂,没有拉住。何氏在衣带上写下了遗书:“王以我生为好,我以去世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赏给韩凭,让我们合葬。”
宋康王大怒,不听何氏要求,把韩凭夫妻的墓分开,使其遥遥相望,并说:“你们如此相爱,如果两个墓能合起来,我便不再阻挡你们。”不久,两座墓上长出了两棵大梓树,十天内就长得一抱粗,两棵树树干波折,相互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空中交错。树上栖息着两只鸳鸯,相传是韩凭夫妻灵魂所变,鸳鸯交颈悲鸣,悲惨的声音令人冲动。宋国人都为之悲哀,于是人们把这树称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开始。
唐诗中,常以鸳鸯吟咏爱情,如韩翃《送客游江南》:“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蒄技。“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去世”等。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3期(总第406期)
崔颢诗中的黄鹤楼有着若何俏丽的传说?
崔颢《黄鹤楼》诗云:“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依《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是辛氏开设的酒店,一羽士为感谢辛氏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鹤,见告辛氏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店来宾盈门,买卖兴隆。过了十年后,羽士又来了,并取出笛子演奏起来,壁上的鹤飞了下来,羽士骑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自己致富的仙翁,便在此建楼,取名为“黄鹤楼”。
关于这段俏丽的神话传说,历代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神仙是黄子云,第二说法是费袆,第三种说法是只有一位神仙,没有名字。
黄鹤楼现位于武汉市,京广线边上,做京广线各次列车,均可看到。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4期(总第407期)
李白与黄鹤楼有着若何的渊源?
李白喜好游览,一次他与朋友登上了黄鹤楼,临江远眺,瞥见晴空万里,江水滔滔。长江中的鹦鹉洲树木茂盛,对岸的汉阳城草木郁郁葱葱,河山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李白诗兴大发,正想题诗来抒发心中的感想熏染时,忽然瞥见墙上写着一首崔颢的诗,李白看后,放下了笔,谦逊地说:“崔颢这首诗情景交融,真是好极了,我想不到更好的诗句,不写算了。”李白没有题诗便走了。
黄鹤楼是李白与朋友相聚和离去的地方,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墨客孟浩然,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由于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已。后来,孟浩然要到广陵去,李白专程到黄鹤楼与孟浩然告别,作诗送别好友,这首诗便是流传千古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5期 (总第408期)
《蜀道难》中的“蚕丛”和“鱼凫”是指什么?
李白《蜀道难》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提到的“蚕丛”和“鱼凫”,是指神话中蜀人的先人。
在《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蚕丛,又称为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最早居住在岷山石室中。他的紧张功绩是“教民蚕桑”。他为了发展养蚕奇迹,率部族从岷山迁到成都居住。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率兵攻打蚕丛和有缗氏,蚕丛和有缗氏切磋以美女来迷惑夏桀,使他无心打仗,结果夏桀见到美女后就中了“美人计”,无心再战,于是敕令班师回朝。
蚕丛、鱼凫都活了几百岁,“神化不去世”。鱼凫的紧张功绩是“教民捕鱼”。《蜀王本纪》中记载:“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这些记载给后世的学者和作家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6期(总第409期)
“刘阮遇仙”是若何的故事?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云:“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是指东汉刘晨。
根据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刘阮遇仙》记载,汉永平五年(62年),刘晨、阮肇到晒台山采药,创造小溪中有“胡麻饭”,便沿着小溪走,创造溪边有两位俊秀女子,两位女子激情亲切约请他们到了家里,只见房内悬挂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金铃,餐桌上有山羊脯、牛肉、胡麻饭、美酒,十分丰硕,还有乐队演奏仙乐。大家吃完饭后,几个侍女捧着仙桃,笑着说,请二位贵客随我来。刘、阮随着侍女进入房间,与二位仙女结为夫妻。
过了半年,刘、阮思乡心切想回家,仙女苦苦挽留,二人执意要走,仙女终于答应他俩还乡。刘、阮还乡后却找不到自己家了,于是到处讯问,一个小孩说,传说祖翁上山采药,始终没有回来。原来,刘阮二人在仙山虽然只住了半年,但山下已到了晋太元八年(388年),那个小孩便是刘晨的第七世孙。
刘阮二人没了老家,只得返回仙山探求仙女,但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只能在溪边惆怅不已。后世用“刘阮遇仙”的典故借喻艳遇。
【评论委知识角】2024年第7期(总第410期)
《幽明录》是志怪小说集吗?
《幽明录》中记载的刘晨、阮肇入晒台山遇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
《幽明录》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志怪小说集,是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篇幅较大的一部,原书现已失落传。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集佚文二百六十多条。《幽明录》中记载的都是神鬼怪异故事,与《搜神记》同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幽明录》是作者根据古人旧说编辑而成,并不是个人创作,以是有不少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雷同的故事。唐人编《晋书》时也曾采取个中的资料。
《幽明录》篇幅较长,有的多达千余字,许多故事情节弯曲,怪诞形象有人情味,和易可亲,极富现实性。许多篇幅呈现抒怀写意的诗化特色,有的穿插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