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神宗的特赦后,苏轼就跑到庐山去散心。一进山他就对诗僧参寥说:此行绝不作诗。为什么说不作诗呢?由于前朝已经有太多名人写过庐山风景了。
比如张九龄就以庐山瀑布为题,写过“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佳句。而“诗仙”李白更是不得了,曾经不下十次在自己的诗里提到庐山。
他用“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来写庐山的瀑布,用“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来写庐山的奇峰,再用“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来写俯看庐山的远景。
以是苏轼想要寻衅这二位先哲,难度不小。但是在他们进山之后,苏轼给山中的僧人一顿吹捧之后,高兴之余忍不住接连提笔,写了三首诗,便是著名的《初入庐山三首》。
之后,苏轼在游览了庐山的美景,更是放下了自己的思想包袱,终于创作出了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一、《初入庐山三首》赏析《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大家识故侯。
《初入庐山三首·其二》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初入庐山三首·其三》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口语翻译:
其一:黄草鞋,青竹杖,身上挂着一百枚铜钱。出来游山玩水,我明明打扮得很普通。奇怪的是,在这座深山里每一个人都认识我。
其二:青山若是与你没有交情,那么它的道路就会显得波折不平,它本身也会显得傲慢,难以亲近。如果想要认识庐山本来的面孔,恐怕将来还要多走上几遭。
其三:很早就想要到庐山来旅游了,曾经在梦里神游于渺茫的云霭间,如今真的不是在做梦吗?让我身处这座仙山。
苏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个时期的“幸运儿”。他活着的时候,宋朝的三代天子,两任太后,以及至少半个文化圈的人,都非常喜好他。
而他对付自己的这种超高“人气”,心里还是有一点数的,以是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开始说绝不写诗的一个缘故原由。
由于他的名气到了那里,只要他的诗一写出来,一定就会被人拿去谈论,也难免被人拿去和李白、张九龄他们比较。
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张九龄写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非常有名。苏轼深知自己假如写出一首不好的诗,一定会遭到别人嘲讽。
想当年,李白登上黄鹤楼,本来想题诗,可是他见到崔颢的诗后,觉得写得太好,自己无法超越,于是就决定不写了。因此,苏轼也知趣地说不写了。
但是,庐山中的这些和尚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苏轼就雀跃起来了,奔忙相告,大声喊着“苏轼来了”,这真可谓是一桩怪事。不过苏轼轻微思忖之后,就忍不住得意洋洋了。
贰心想:我真的很有名啊,你要知道这个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深山老林里面。这样都还有人认识我,乃至还奔忙相告,年夜声呼喊,说我来了。
你看,我穿得就像一个普通的樵夫。我脚下穿的是草鞋对吧,我手上拿着一根叫花子的打狗棒对吧,不过他们还能认出我来,这难道是由于我生得气宇非凡吗?
苏轼这么一想,就高兴起来了。一高兴就顾不得许多了,立时提笔连写了上述这三首诗。这三首写得很随意清闲,也没有想要去跟人家比较什么,很能反响他当时真实的感想熏染。
“可怪深山里,大家识故侯”的“故侯”,该当是出自《楚辞·招隐士》中关于“王孙归来”的那个典故。他将“王孙”转写成了“王侯”,是将自己比作已经归隐的隐士。
僧人们的表现,让苏轼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后来苏轼留在庐山西林寺,终于不负众望,写下了名流千古的《题西林壁》: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避开了对庐山风景的正面描写,独辟路子,以哲理阐述取胜,成为光耀千古的宋诗名篇,也成为了描写庐山的经典之作。
二、宋神宗四救苏轼前一篇我们曾说《庚溪诗话》里面提到,宋神宗和他的大臣议论谁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说:李白的才华和苏轼相称,但是论学问,不如苏轼。可见,宋神宗是非常喜好苏轼的。
“乌台诗案”往后,宋神宗很快就意识到苏轼是被政敌抱团打击了。但是碍于宋朝当时的政治制度,以及实行新政的繁芜缘故原由,宋神宗只有暂时捐躯苏轼,将他被贬去黄州。
后来,宋神宗曾经三次想要起复苏轼。宋神宗第一次想要起复苏轼,是在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也便是苏轼被贬后的第二年玄月。
宋神宗和大臣们开了一个御前会议,他写了一张纸条子递给当时的宰相蔡确和王珪说,自己准备把司马光抬到御史中丞的位置上,然后让苏轼去当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结果蔡、王二人耍了一个花招,勾引宋神宗对西夏用兵。司马光是守旧派,反对用兵。宋神宗想打西夏,自然就不能再用司马光,结果连累苏轼不得起复。
宋神宗第二次想起复苏轼是在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的十月,当时宋神宗又发起让苏轼当著作郎,结果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
宋神宗第二次想起复苏轼是在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宋神宗想派苏轼去修国史,结果又被人反对。后来又想把他调到江州去,蔡、王二人又拖着不办。
如此三番四次,宋神宗终于忍无可忍,才在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通过“天子扎札”,即是是特赦令的办法,把苏轼弄到了汝州团练副使的位置上。
不过苏轼的官职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升,只是调得离皇城更近了一些。待到苏轼真正东山再起,却是通过宋神宗的遗嘱,由宣仁太后完成的了。
由于宋代国家权力的分外构成办法,只管宋神宗天子对苏轼“痴情一片”,但是苏轼对政治早就已经意
以是,他逐步开始研究禅学,并四处寻访名山胜景,洒脱清闲地生活着。终于在文学创作上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一代大家。
结语苏轼初到庐山之时,曾假装对诗僧参寥说,这座山夺天地之造化,鬼斧神工,难以用措辞来描写,以是他说此行绝不写诗。
实在,他说不写诗背后的情由是——写这座名山的名诗实在是太多了。贰心中有所顾忌,手上才不敢下笔。结果到了山中,僧人给他一顿吹捧,他立时就放松了心情,就敢写了。
僧人们为什么知道他是“苏轼”呢?那个时期媒体不发达,又没有手机和网络。他也并不是真的长得重瞳垂耳,天生异相。唯一的可能性便是,参寥暗中关照了僧人们。
他们故意一看到苏轼就欢呼雀跃,大叫他的名字。苏轼见到自己居然这么受欢迎,心中不免得意。这一得意啊,自傲心也就出来了。
这件事也见告了我们一个在创作时的窍门,那便是:当你想点儿什么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所顾忌,只管放开了去写,不要担心写不好。
一开始,或许你只能写出《初入庐山三首》那样的普通篇章,但是等你写多了,说不定就会写出《题西林壁》那样的千古名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