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逊县克尔碱镇西北方向有一座石山,当地人称“怪石林”,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即盘吉尔塔格,维吾尔语译为多孔窗子的山。初识怪石山是一次前往黑山矿区时途经克尔碱,只是了望,一座荒凉、土气、刻板,没有一丝绿色植被的不起眼的石山,远不如博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怪石峪尽显山之王者风范。后来总听周围的人提到它,踏青秋游相约于斯,自满、快乐、愉快之情每每溢于言表,不禁心生拜访之意。
仲春的托克逊已经进入了风季,凛冽的东风时常会让你在不断的抖动中自造热量。应朋友之邀,一个景象晴好的周末,几个红男绿女聚到了山脚下,相约山顶话英雄。一年前托克逊政府投资开拓了怪石林,建筑了木门楼、木吊桥、木栈道以及各种做事举动步伐,目前虽还未竣工,但这并不妨碍热爱生活的风城公民对盘吉尔的仰慕和爱慕。几辆越野车清闲而散漫地停在一片戈壁砾石上。走过木门楼,踏上一条依河沟而建的石板路,便看到了盘吉尔怪石林全貌,这是我第一次近间隔核阅这座号称袖珍妖怪城的石山,一条宽宽的河沟,覆盖着宽宽的水面,悄悄的偎在山脚下,要爬山须要先跨过这条河,仲春的冰虽厚,但冰面下已经暗流涌动。朋友们嘻嘻哈哈,拥着挤着,走上了波浪状的木吊桥,笑着跳着,一起一伏,左摇右摆,伴着孩子们的笑叫声和吊桥发出的吱呀声,我在晃动中向山上望去,一条崭新的木栈道由山脚蜿蜒至山顶,原木本色的栈道牢牢钉在青褐色的岩石上,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为这古老沧桑的巨人徒添了一份时尚。有两个不甘平常的朋友刚过吊桥便另辟路子,转眼不见了人影,身边的朋友先容说,修了木栈道虽然方便了游人,却也却少了攀登的乐趣和探险的刺激。
缓步走在木栈道上,对付我这个从小在山头林间摔打惯了的“假小子”来说,确也无奇,一鼓作气,很快登上了一座休憩平台,视野瞬间开阔,面前两样的景致涌现两种选择,一条路直通山顶,了望去,如刀削,直入云间。一条路先下再上蜿蜒迂回平缓地转向山背。几目对视,我们不谋而合地望向了那条陡峭山路。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生活便是奋斗,只有勇于攀登才能创造辉煌。越走越深,越爬越陡,山谷里静得彷佛只能听见越来越急的喘息声,扶着木梯的手抓得越来越紧,身边的岩石也越来越大,有些岩石呈现巨大的蜂窝状,有些则呈现独特的刀削状,这都是盘吉尔的碳酸钙岩体受风化和雨水侵蚀而形成的。
无限风光在险峰。爬上最高的一个平台后,盘吉尔向我们展现了异于外表绚丽多姿的内心天下,让人顿时有爱丽丝梦游瑶池的觉得。瞧,那一群花果山上的灵猴,正在欢呼雀跃中享受美猴王从天庭带来的珍馐佳肴;听,山脚下的寺庙里,伴着庄严肃穆的袅袅梵音,善男信女们正虔诚地向诸佛见礼祈福;侧目,那是西域远行而来的一线驼队,满载丝绸之路的古老影象从金色沙海中叮叮当当走来;转身,那片石林该当是盘吉尔的动物乐园。
瞧那猛禽区,展翅高飞的鹰隼迅猛而坚毅,张着血盆大口的巨蟒凶恶而阴冷,一阵山风吹过,令人不寒而噤。山尖上,一只雄狮正顶着小狮子玩耍,不尽慈爱,在水中和差错嬉戏的浣熊憨态可掬,伸着长颈鹿般脖子的鸵鸟健步如飞。
一米阳光深情地斜射进幽深的山谷,高高的浮云游曳在通透通亮的蓝天之上,如影随行的山风开启了盘吉尔幽美乐章的前奏。大自然将这独特迥异的石群雕塑成一个总让人浮想联翩、遐思泉涌的奇趣天下。朋友说,若走那条平缓的山路会看到一幅逼真的西游图,有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八戒背媳妇、大战红孩儿等景不雅观。传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怪石林,孙悟空准备用金箍棒刻上到此一游,被八戒拉住,也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后在唐僧的点拨下,孙大圣手执金箍棒高下翻滚,从此留下西天取经的实景图。虽为笑传,但怪石林确实怪,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岩石不同的造型,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会有不同的故事。此时此刻,高高在上,静对这美妙的景致,我笑自己对盘吉尔初印象的肤浅,盘吉尔彷佛是被黑矿石包裹的紫水晶,亦或粗石覆盖的羊脂玉,粗糙外表下有一颗俏丽的心,事物内质每每与表象有很大差异乃至相悖。我真难想象第一个拜访盘吉尔的人是何种心情。
两个小时的登山行程,我们在亦真亦幻的游览中初步领略了盘吉尔的独特魄力。转转头,盘吉尔又规复了他的荒凉、土气和刻板,而我却有幸看到了他多彩的内心,听到了他曼妙的声音,嗅到了他满富生命的气息,悟到了他喻示的平凡孕育伟大的生活真谛。
盘吉尔,一座创造托克逊影象的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