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诗中,这位29岁的官员犹豫满志、万丈豪情。
用诗歌讲述了一个人生哲学,并表示出青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十四年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有一个四川人,也跑到江西去,也写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

这首诗用一个中年人的聪慧,同样讲述了一段人生哲学。
既像是在对前者的致敬,又像是在揭橥自己的感悟,意味深长。

这两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墨客。
他们曾经是政敌,老来相逢一笑泯恩仇。
前者叫王安石,后者叫苏轼

王安石登飞来峰意境深远苏轼向他致敬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一、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也便是苏轼出生的那一年,16岁的王安石,随着他的父亲进了京城,并结识了他后来的好友曾巩。

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举给了自己的老师欧阳修,欧阳修对王安石的文章大加讴歌。
大概又过了五年,王安石考中了进士,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被调到淮南当节度判官。

王安石任满往后进京述职,欧阳修和当时很多文人都很看好他,准备推举他留京任职。
可是没有想到,王安石却以家中有母亲要奉养,谢绝了。

在这种情形下,天子又把王安石调到浙江鄞县去当地方官,便是七品的知县。
一晃又是四年过去,王安石任期满,返乡途中途经杭州,写了一首诗,便是前文提到的《登飞来峰》。

我们看这首诗时会创造,那时才29岁的王安石,实在是野心勃勃的。
他在地方上当官,政声颇好。
京城中又有欧阳修等人做“后台”,他觉得到自己的出息是一片光明。

于是他借着这首七言诗,表达了自己对付人生的意见。
他说,想要实现自己的空想就要去奋斗。
只有站到最高的地方去,才不会被浮云隐瞒住视野。

由于这首诗,后来就一贯有人攻击王安石虚伪。
他们说,你既然这么想当官,这么想往上面爬,当初为什么要谢绝欧阳修睦意呢?

用这样的办法来理解这首诗,显然是涌现了偏差。
不惧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里的“高处”,也不见得便是指官阶的高低。

毕竟读书读到一个境界后,智识变得高明了,也即是到达了“最高层”。
有了高明的见地,同样可以无惧低端知识中的“浮云”。

王安石这首诗写得非常浅,个中的道理也不深奥。
我们从诗的第二句“闻说”二字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既没有登上“飞来山”,又没有攀上“千寻塔”。

他只是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对付人生哲学的一种意见。
换句话说,王安石只想见告读者:一个人无论是当官、做学问还是干别的事,总会碰着很多让你困惑的事。

可是,只要你一贯努力向上攀登,直到你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那些困惑自然就会被解开。

二、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这首诗写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当时宋神宗天子,第四次想要起复苏轼,可是一贯遭到“新党”的反对。
于是宋神宗只得动用特权,将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担当团练副使。

苏轼来到江西庐山时,他还不太乐意写诗。
由于李白、张九龄这些人,都曾经写过庐山,而且写得非常好。
面对这些前辈的名篇,苏轼显得有些“胆怯”。

但是,一起上见到的景物、人和事,让苏轼心情愈发开怀。
后来,他先写了几首诗练笔,等游览到西林寺时,终于写出了著名的《题西林壁》。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于29岁时,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他47岁时的作品。
当时的苏轼,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年人了。

苏轼把自己在庐山见到的奇景,与自己四十几年来的人生感悟相结合,写出了这一首诗。
他的诗和王安石的诗比较,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在讲人生哲理,不过在深度上却大不相同。

苏轼写诗,是负责不雅观察过的,并且亲自用脚丈量过庐山才写的。
而王安石从来没有登上过“千寻塔”,他只是在“借题发挥”。

因此,有的人一门心思地跑去研究杭州的“飞来峰”到底在哪里?“千寻塔”又在哪里?这就纯属是在搞笑了。
由于这种研究,和王安石诗的本身意境无关联了。

王安石的诗中包含的道理很浅,看起来很像是唐朝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翻版。
不过他着重强调了“浮云”,这证明了他在这29年的生涯中,还是碰着了不少困惑。

王安石的仕路,在那之前一贯都是很顺利的,因此让他困惑的,不应该是有些人说的那种“小人”或者“奸党”,而是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包含了相对深奥的哲学,大概还和王安石有一定的关联。
“乌台诗案”的时候,朝中当权派都想苏轼去世,但是王安石却站出来为他说情。

后来,苏轼和王安石两人之间的恩怨,也因此而化解了。
经由了这种打击,再加上年事的增长,苏轼对付人和事的意见,自然也就发生了变革。

有些东西,他从前以为非黑即白,后来以为并非如此。
比如说,最初的时候,苏轼对王安石新法的意见,便是想“一竿子打去世”。

刚开始苏轼是武断不要命也要抵制的,乃至他还曾经两次上书给天子,严厉地批评王安石新法,并且还写了很多诗去讽刺王安石。

可是,后来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元佑党人”上台打击新党的时候,苏轼又站出来反对。
他认为新政自有其好处,不能够“一竿子打去世”。

那么,苏轼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这便是由于他学会了像看庐山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或者跳出原来的地方,再去看问题。

结语

从道理上讲,苏轼的《题西林壁》比王安石的《至高无上》更加深刻,且更加具有独创性。

不过从抒怀的角度来说,许多年轻人可能会更加喜好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由于他写得明白晓畅,情志飞扬,更能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