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宋】
金炉喷鼻香烬漏声残,翦翦微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口语译文:
铜炉里的喷鼻香早已燃尽,夜深人静,滴漏声一滴一滴清晰可辨,估摸下韶光,漏壶里的水该当快滴完了,天快亮了。
微风阵阵,像柔柔的羽毛拂在身上,但春夜露重,风里带着凉意。
墨客对着满园春色,兴致飞腾,丝毫没有睡意。
直到明月逐渐西沉,花影逐步延伸到栏杆上。
一句“春色恼人眠不得”,顿时让人面前一亮,浮想连翩。
墨客深夜不眠,自称流连春色,果真如此吗?
春色年年有,春季连三月,为何在这一夜激动得无法入睡?
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解读。
“夜直”指晚上值班。依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值宿,以备随时听候天子召对。得是得到天子倚重的饱学之士才有资格在内廷值班。
这首诗写在宋神宗力排众议,采纳王安石变法主见,变法即将实行的时候。
王安石向来关心民生疾苦,深入现实,理解社会积弊。变法主见是他在几十年社会调查和从政经历的根本上总结和思考出的办理北宋积贫积弱问题的办法。
他素怀“到处君尧舜上,再使风尚淳”的志向。但过程并不随意马虎,须冲要破激烈残酷的派系斗争,冲突重重阻力。 终于,他的主见得到宋神宗切实其实定和支持,变法实行在即,时弊有望办理。
凝聚了大半生心血的变法主见得以履行,让他油然欣慰。国家和公民有了新的希望让他激动和期待。
此时的东风、春花、春月,比往常来得更美、更可爱。
变法履行在即,面临的问题盘根错节,肩上任务重大,统统都要慎重思考。满脑筋的事情要考虑,这或许不是他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不同的是,今夜在内廷值班,皇家庭院幽美的景致,刚好对应了他喜悦、激动的心情。
一句“春色恼人眠不得”,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包含了无数思绪。没有详细解释,又彷佛什么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