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道:“这些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每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整顿的功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好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真好句,往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李义山,便是李商隐,当时就疑惑自己背错了唐诗,于是赶紧翻各种本子,却创造,各种本子里记的都是“留得枯荷听雨声”,于是又钻到书房翻各种《红楼梦》的本子,幸好家人收藏的版本足够多,于是乙卯本、蒙古王府本、甲辰本、列藏本,戚序本、庚辰本、再包括程本系列翻个遍,创造书里都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有舒序本保持了原诗的“留得枯荷听雨声”。
我们知道,舒序本基本还是脂本系统,但拼凑征象严重,很多错讹的地方,综合一下大致可以得出结论,“留得残荷听雨声”是《红楼梦》的原文,舒本只是抄着凭影象顺笔下来的。
面对李商隐这么主要的墨客,又是这么主要的千古名句,曹雪芹引用错的可能性不大,原形可能只有一个:便是曹雪芹故意改“枯”为“残”,他以为用这个字更好,为什么呢?且让我们再回到李商隐的原诗,从头说来。

(枯荷)

唐诗闲读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这首诗诗题为《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如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公元835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墨客住宿骆姓人家的园亭里(诗题里便是亭啊,没有说在屋里宿住),在孤独寂寥之中,他想起了分别不久的两个表兄弟崔雍和崔衮。
前一年,便是834年,李商隐应试不中(他到837年才中进士),投奔当时担当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收留了他,并且对他不断栽培,两个表兄弟对他也是情深义重,不久崔戎调任兖州不雅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就病故了(崔戎是个有名的清官,他调离华州时,老百姓不让走,乃至把他的靴子脱掉,把马蹬子给割断,足见难以割舍之情)。
身在旅途的李商隐在夜晚独宿,秋风凉凉,他倍感孤寂于是他想起故去的表叔,以及两个远在他乡的表兄弟,写了这首诗。

(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竹丛里的船坞幽深沉静,临水的亭榭栏杆清清楚楚。
想要把我的思念之情托向远方,可是却隔着一道道的城关。
前一句写墨客眼中所见,后一句写墨客想要飞驰的思绪,由清幽的景致转向别后的相思,景与情自然交替,面远景致无人共赏,只能寄托相思之情给远方,“迢递”,虽然迢遥,但彷佛又触手可及。
“迢”当然是远,“递”又彷佛拉近了间隔,由于墨客相信,他跟表兄弟的情是相通的,可以隔着重城通报的。

(诗意图)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墨客收回了自己的思绪,再次回到面前,此时的季候已是深秋,景象是秋日特有的连阴天,由于天空中阴霾密布,因此霜也下来得晚了,“霜飞晚”当然是墨客的推测,得秋阴不散却是墨客亲眼所见,也正由于这里的“秋阴不散”,景象将要下雨了,才有后面的“听雨声”,对景物的描写都不仅仅是写景,同时还写了墨客阴云重重的心情,在一个将要下雨的夜晚,霜虽然来得晚了,估计雨水很快就要下来了,望着四下里幽深迷濛的池塘,心情怎么不黯然,于是由于思念亲人而耿耿不眠的墨客索性定了定神,把思绪收了回来。

(诗意图)

就在这时,零零落落的秋雨洒下来了,雨滴敲打在池塘里的枯荷之上,发出错落有致的声音,心情灰暗到了极点的墨客,反倒在雨声中找到了点意见意义,秋雨敲荷,点点滴滴,零零落落,像小夜曲,奏响在夜空之中,奏给他这旅宿思亲,永夜难眠的远行客。
听雨声而眠是一种绝佳的意境,以是韦庄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但在这样的秋夜,墨客睡的不是画船,所处的时令却是深秋,显然,雨声入耳出确当也是一片悲惨悲愁的意绪。

(枯荷)

回到开头,李商隐为什么写“留得枯荷听雨声”呢?由于此时的节令正是荷枯之际,因此,这里的枯,是自自然然的枯,是不着痕迹的“枯”,“枯”的本意是失落去了水分、干瘪的,也便是枯萎的。
枯荷不一定残破,它只是时令到了深秋这个时节,自然规律下的萎黄枯槁罢了,但曹雪芹引用这一句时,“枯”改成了“残”,前面说了,我们相信他是故意改的,残荷不一定非得枯萎,纵然春夏之际的荷叶,由于渔舟的往来、人为的毁坏,大风的吹刮,都可以使荷叶残破。

李商隐看到的是荷叶自然规律下的枯黄,是带着颜色的干瘪的质地的,雨落在上面,自然如敲打琴键,于是他不露斧凿痕地用到诗中,如果换成“残”,且不说声音丢失了些,而且从诗歌意境的创造上,也多了经营,多了痕迹,不美了;而林黛玉的情景是她正当花季妙龄,却被各类缘故原由逼迫和捆锁、摧残,因此,在她心里“残”更准确些,于是她脱口的便是“残”,由于她还远没有到枯的时令,我们以前论证过,林黛玉说她不喜好李商隐的诗可能并不属实,不管喜不喜好,她唯独记得这一句,显然是有曹雪芹的深意的。

(枯荷)

以是我们说,唐诗里,李商隐的“枯”用得好,《红楼梦》里,曹雪芹的“残”用得好,各得其妙。
当然,审美带有强烈的主不雅观色彩,这当然不是标准答案,谁说诗歌不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后来者二次创作呢?

(【唐诗闲读】之119,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