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之前文章讲过白居易的一首《卖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刻画地是长安当时贵族社会对牡丹的不合理竞逐,一盆通俗俗通的红牡丹都要被炒到天价出售,一丛深色牡丹更是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

于武陵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4句气节清高揭示了深刻人生哲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搬运牡丹到城里就能赚到一年的农活钱,住在城郊的农人当然如蚁附膻。
但是,就中也有几个不太合群的人,在待价而沽的浓喷鼻香艳色、国色倾城中,涌现了几株不一样的颜色。

原来,竟有人将山中松树也搬到长安来卖了。
松树不同牡丹,针叶、小花,除文人墨客喜好它“青松挺且直”的气节,很少有人会买它回去当装饰花。

卖松人就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从清晨到薄暮,看着一盆一盆牡丹花被抱走,看着自己的松树清高地立在一旁,心中甚是苦恼。

阁下,中唐的一位墨客目睹了这统统,写下了一首《赠卖松人》送给这位不合时宜的农夫。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动听至深。
由于墨客不止是为卖松人发声,更是在抒发自己胸中块垒。

【诗篇】

赠卖松人于武陵 〔唐代〕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诵析】

于武陵这位墨客,往期文章中也讲过他的一首《劝酒》,“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那首诗里的他,有着看破尘凡的淡然与洒脱,这首《赠卖松人》,则因此委婉的讽刺为主。

首句起笔,先点明卖松人之行为分歧凡响。
你把松树带到市场上来,虽然也是为了贩卖求利,但是你心中的天真、真情真意却实在让人怜惜。

何以“怜君”,由于他并没有随大流去搬运众人喜好的牡丹花,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想把自己喜好的东西推销给大众,这便是其“真”。

颔联两句紧承前句,详细阐明了卖松人的所作所为。
他想要将寒涧中成长的树木,卖给酒楼中长坐的富朱紫。
“寒涧”,指山中寒冷的涧水边,既与牡丹成长的温暖环境形成潜在比拟;又在句中与“翠楼”相对,更加强调了此举的不合时宜。

颈联是对松树的描写。
松树成长在寒涧之中,不知度过了多少年纪。
它的针叶几次经历过风霜雨雪地打磨;春天开出的花,却是淡淡小小,看不出几许春意。

瘦叶、淡花都是为了表示松树本身清高清冷的形象,而经雪、少春则为松树贴上了“冬天”的标签。
青松能够在万籁俱寂、生灵潜伏的冬季挺直腰杆,却不能委曲自己迎合春天的万紫千红。

尾联两句直抒胸臆,点明墨客对这一场“不合时宜”的感慨,仍旧用卖松人的遭遇为依据。

长安啊,是个追逐艳色的都邑,向来喜好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李花。
便是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随着你随处奔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即便回到那山涧边,也要被同辈讥笑了。

读到这里,你该当也听出了墨客的弦外之音。
那卖松人便是他自己的化身,那卖不出去的松树,正是他的高尚风致与清高气节。

可惜,长安确当权者只喜好花红柳绿,对像松树一样的人才是看不上眼的,于是才有这一首《赠卖松人》的吐槽。

怀才不遇之人,历朝历代皆有,毕竟朝廷就那么大,官员就那么大,纵然冗官冗费的宋朝也不能担保所有文人都有官可做。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无人赏识处默默修行,或许是怀才不遇者最有效的良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