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君

作为爱花之人,一花一天下,一木一菩提,一草一树皆关情,任何花花草草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点缀,作为熏陶情操、修身养性的寄情之物。
对付花木盆景,各有各的妙趣,各有各的娇艳,然而有一种不起眼的小植物,无处不在,关注之人却不多,然而,它却是不少花木盆景必不可少的点缀,还可以孤植,也可配以山石,非常有情趣,那便是苔藓。

苔藓,属于最低等的高档植物,无花无种子,以袍子繁殖,随风飘散,随遇而安,生命力顽强,全天下有23000种,我国有2800多种,品种繁杂,各有特色,它是自然界的拓荒者,可以堕落岩石,形成土壤;它是空气环境的预报者,能够不雅观测环境变革;它是水土保持的储藏器,可以改进美化环境;它是人类的朋友,默默地守护者大地。

苔藓在古代诗词里面,大多都是表现寂寥、安谧,又带点禅意,关于苔藓的描述也常见于诗词歌赋,花木君就撷取几首,以飨诸位欣赏。

苔藓的精致诗词以及图片鉴赏

南北朝不少墨客在诗词中描述青苔,空灵安谧。
人称“江郎才尽”的才子南朝江淹的《渡泉峤出诸山之顶诗》中:“百年积流水,千岁生青苔。
”(节选),齐、梁文坛领袖沈约的《咏青苔诗》:“缘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
微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联。
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
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谢庄的《怀园引》“夭桃晨暮发,春莺夙夜迟早喧。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荜。
”(节选),

唐朝关于苔藓的诗词多不胜数,险些有名大墨客都有关于青苔的诗词。
诗仙李白的《寻山僧不遇》:“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嗟叹,欲去仍裴回。
喷鼻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描述了山寺的清闲自然,个中“松门闭青苔”解释人迹罕至,是个修禅的好寓所。
李白还有《白毫子歌》,个中“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东风来。
”一副洒脱行为,令人憧憬。

开元盛世著名宰相墨客张九龄也有关于青苔的诗词,《秋夕望月》:“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冷落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大气磅礴,素练朴实,寄情深远。

大家都熟知的关于青苔的莫过于大墨客王维的《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富有诗情画意,让人随着诗词进入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值得隽永回味。
现实主义墨客白居易的《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
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
”,后人常用这首诗来用苔藓和山石制作山水盆景,营造出动中有静的意境。

和白居易并称“刘白”的墨客刘禹锡,以《陋室铭》为其代表作,随处颂扬,流传久远,妇孺皆知。
个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洒脱自然,得失落随心,而其在《寄裴衡》中有“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则道出离去萧索之意。

文学家权德舆于唐代贞元、元和间执掌文柄,名重一时。
刘禹锡、柳宗元等皆投文门下,求其品题。
权德裕直谅宽恕,蕴藉风骚,其关于青苔的诗词有《惠上人房宴别》:“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
法味已同喷鼻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
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个中“疏竹青苔景半斜”,也是不少人用翠竹和青苔造景的用意之处。

晚唐墨客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青苔、古松、白鸟、鸣蝉、斜阳,构成了一幅俏丽的图画。

宋朝墨客的关于青苔的诗词大概多,大多描述美景,欧阳修的《石篆诗》“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
”,苏轼的《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纳,国喷鼻香和雨入青苔。
”,管向的《集句和太白水西韵》:“绿水缬清波,青苔照朱阁。
”等,而关于青苔诗词最为有名的还属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爱怜青苔,竟然怕鞋齿压坏了,用不安于室描述一幅春天的欢快派头。

王安石的《春日》:“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梅尧臣的《朝二首》:“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倭倭才的《落笔峝》:“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绕四围。
”,无不是描述深山幽景,让人暂时忘怀尘世的烦恼。

明清墨客也有不少关于青苔的描述,李东阳的“坐看幽意满青苔,雨径烟扉湿不开。
”,杨基的“偶来高树下,独坐青苔石。
”等等,当代关于青苔的诗词,我认为老舍的《西芳寺》很故意境,“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
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当然,关于青苔的诗词,不可能完备摘录出来,花木君也便是略微芹献。
苔藓作为不起眼的植物,只要环境适宜,它就会顽强的成长,丝毫不计较得失落,不理会尘世间的苦乐喜悲,只是一味地默默扎根蔓延,为大自然贡献出绿色和清新的空气,看到这些植物,无不被它那深深的绿色,大自然的造化、生命力的顽强所冲动。

大概,我们不能真正回物化然,大概,我们不能抛离尘凡,但是,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小环境,营造自己的安谧空间,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就用这小小的苔藓,一小片砖瓦,一小块石头,就可以打造出俏丽的景不雅观。

2017-12-19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