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刘学伦师长西席在本科动画写作课上的讲稿。讲稿深刻揭示了杜甫军旅诗《前出塞曲九首》的写作背景、动人故事、悲壮精神和家国情怀,不仅对还处在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树立精确的代价不雅观具有启迪和鼓舞浸染,对付目前身着戎装和脱下军服的现役和退役军人,更具有分外的勉励浸染。
本文作者刘学伦教授,1973年1月参加中国公民解放军,1979年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任团前指布告。此为作者沙场留影。
这彷佛是一个很迂腐的话题,我创造我们的学校早已不讲这个了,取而代之的是帅哥靓妹,自我代价,爱你一万年等等。社会追求时尚,人们喜好翻新,盲从和缺少深度思考使我们的作品一贯以来缺失落思想,缺失落要被我们塑造的形象的内涵。我一贯认为有些东西是永久不会过期的。中国人经由那么多的灾害,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期间,不能说我们的精神经历过极左的影响,就一概否定那些支撑我们精神天下的基石。很明显当下的传统精神的缺失落,物欲横流,代价不雅观的改变等等都在不断地拷问着中国人对未来的自傲心,使我们重提久违了的话题,重新认识传统精神代价,找回那些在我们发展中必要的营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人一定面对的课题。
我不想做道德文章,只想对创作中的一些个人感想熏染思考作一些归纳和记录。整体思路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在对改革开放30年的文化创作成果进行梳理和思考后创造,要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住脚,必须突出中国特色和表现贯穿全体作品的中国灵魂。那么什么是我们的特色和精华呢?在文艺作品中,那些构成艺术传染力的元素是什么呢?那些被塑造出来的人物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不得不让我们着迷是些什么样的品类呢?这样的品类是否能代表我们中国人的范例人格魅力呢?温故而知新,重读杜甫一千年前塑造和钟情的范例形象彷佛能找到一些答案。
《前出塞曲诗》分九章,每章八句。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 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悲悲戚戚地离开了我的家,随军队走上了漫长的通往交河城的大道。公家规定了行程的韶光,不能按时赶到会被入罪。谁都知道路途迢遥、充满艰辛,主人翁一出场就带着愤懑压抑的感情,显然他是被迫走上这条从军的道路的。是什么缘故原由使他走上这条亡命的道路呢?杜甫在这里只用了三个字:“婴(同因)祸罗”。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有可能是家庭遭遇不测,也有可能是突发的灾害降临,亲人被下狱,遭人暗杀或者冤枉,伟大墨客用高度写意的笔法简练地交代了主角出场的背景以及他所面临的险恶情势,一位红着眼睛满怀别家离情的青年征夫形象跃然纸上。
在墨客的笔下,这位征夫可能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新婚丈夫,他一出场就注定有一番坷坎的命运。我们高高在上的君王啊,版图已经扩大到迢遥的天山那头,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派出强大的军队,派出这么多的士兵去频年征战呢?在这里,杜甫有两层意思:他站在普通老百姓的态度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发出质疑,他理解这种无休止的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沉重包袱;他借主人翁之口说出自己的不理解,这种不理解显然是合理的。但是对国事战役的迷茫并没有使他失落去男子汉的选择,他服从了命运的安排。这是多么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例啊,我们理解的有多少这样的情景,当一个人伶仃无援,别无选择的时候正好是一种对人格的磨练,成为铸就崭新人买卖义的出发点。从军的生活不知不觉就开始了,一个懵懂的年轻人,怀着对亲人、家庭、故乡深深的留恋,怀着对国家、君王以及迭起的战事的不理解,怀着对出息的重重疑问上路了,远走他乡的“我”无法回报年迈父母的恩典,从此走上从军亡命的道路,手中的兵刃拿起时是多么的沉重!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 男儿去世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岗, 俯身试搴旗。
离家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尚武的气息。曾经,一个庄稼汉经历了他生平想也不敢想的磨难。原来的他可能纯洁朴实、大略木讷,但是为了生存,他也要学会在鱼龙殽杂的军旅熔炉中淬炼出保护自己的身手,至少,不能被同为异域人的旅伴陵暴,被叮嘱消磨远走边陲已经叫家人牵肠挂肚,如果自己还不把自己当人,那岂能对得起身人的翘盼和希望!
亲人不在身边,自己也无从知道过完本日,来日诰日还能不能活着,许多一起出来的人已经倒在了路上……墨客以极度写实的笔法,描述了一个纯挚的年轻士兵逐渐发展的过程。终于,当初的征夫已经逐步开始了往战士的蜕变:现在的我已经可以赤手空拳的甩掉手中的缰绳纵马飞奔,一只手拉着长长地青丝在马背上翻江倒海,从高高的山岗上奔驰而下,飞身拔去仿照敌方阵营角上的旗帜——艰巨的生活让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也激起了热血男儿胸中潜藏的万丈英气,这时的“我”已经是一个年夜胆的战士了!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但是,伟大的墨客塑造的是一位生活中的普通人,不是神话,他笔下的战士抵牾生理在这一段得到最精彩的描述:泉水叮咚,“我”来到溪边,找了块石头磨刀,不知为何溪水声我听着就像是哭声,是我的心在哭啊,直到看到溪水中泛出丝丝的赤色,我才知道,是锋利的刀刃割破了自己的手,“我”还浑然不知。每当孤身一人的时候,每当那种乡愁袭上心头的时候,那潺潺的流水声听着就像在诉说我肝肠寸断的浓浓思乡之情。
是啊,一个战士,不管他多么的勇猛,在马背上翻江倒海也好,踏过万仞岗勇摘仇敌军旗也罢。他始终是一个普通人,不是钢铁,他有普通人的情绪,他也有儿女情长。可便是这样一个战士,他的坚毅、薄弱都使他充满不可比拟的人格魅力,成为墨客传世作品中真实可信的范例人物,他是万万千万个守边将士的集中代表。这里我们可以窥测到墨客发而不露、深奥深厚的表现技巧。我们已经把死活置之不理,生命交给了国家,还有什么不平的呢?主人翁既像是在问自己,也像是在说服别人:就让那些功名古迹(都是浮名)用笔墨和图案绣在描述着麒麟图的五彩旗上,捐躯的战士很快就会被人忘掉,人们不便是这样的吗?“我”没有怨言,也不应该有怨言。“我们”为国家做过的事,会被永久地镌刻在天子的历史的丰碑上,只管沙场上成堆的尸骨会迅即的腐烂,化作尘土,那就随他去吧!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死活向前去, 何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哀哉两断交, 不复同苦辛。
再一次的描述了行军旅途之长和艰辛,并把对这种艰辛留给读者去想象,我们拼着命向前去,那些不顾我们去世活的官吏们还在使劲地责骂!
我们读到一千多年前的诗歌,不得不佩服墨客的胆略,为处于下方的弱势群体发出的道义上的叫嚣,这该当是贯穿全体诗章里面的灵魂。如果一个好的作品没了这种魂魄,显然是得不到社会广泛认同的。想起如今充斥滥世的盛行作品,炫耀奢靡,以丑为美,于廉耻不顾,读起来实在是味同嚼蜡!
墨客的作品是作者人格代价取向的表露,也是能够流芳百世的缘由之一。后四句更加口语,彷佛墨客注定要写给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社会阶层的人看,为他们讴歌、企望得到他们的认同一样。主人翁决心已下,托书给所有家里的人:纵然我们一起过那种艰辛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了!
多么深奥深厚的哀怨!
多么绝望的情绪表露!
我能够想到的是,墨客充满情绪的描述正好也是自己流落颠沛生活体验,那种肝肠寸断的对亲人家庭的思念也便是墨客本人的真情流露,作品中主人翁的情绪与作者本人的情绪是融为一体的。一边是国家,一边是父母妻儿,不由自主的战士胸腔里此刻都是割舍不下情绪交集……
迢迢万馀里, 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我始为仆众, 几时树功绩?
行军的旅途,常常一走便是无边无涯,没日没夜,万里兼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哪里驻守军旅中的苦和乐只有战士们自己心里清楚,高高在上的将帅们都知道吗?“我”和差错们来到河边,隔着河遥望对岸,看得清晰的胡人骑兵,一下子就跑过数百骑,一下子又是一拨 。主人翁带领我们终于在这里看到了仇敌,那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不得不让我们为我们的主人翁揪起了一份心,为他未来的命运而担忧。地位卑贱的“我”啊,什么时候才能树立卓著的功绩?
当初那个小兵真的不见了,“我”已经有了渴望上阵杀敌的决心,这是一个战士应有的心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纵然在这里,现实主义墨客表现一个普通战士仍旧是很有分寸的,即不随便拔高,也不褒贬过分,古往今来最值得歌颂的地方就在于做人的朴实和无私,年夜胆地面对未来,纵然是惨烈的未来。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占, 岂在多杀伤?
诗歌到这里,迎刃而解,绝句顺口而出,朗朗上口,畅快淋漓!
既有深刻的哲理,又符合生活法则,凡是中国人不管老少都知道“擒贼先擒王”这句话,只有产生于公民当中的天能力力归纳出这样经典的、纯粹的中国话。如果说前四句是勉励战士奋勇向前,建立必胜的信念的话,后四句是表现出对战役的深度思考,杀敌不是盲目的,杜甫的这种作战是为了和平的思想一贯到现在也是前辈的。它是唐朝这个当时天下上最强大的国家的理论支撑,也是正义的详细表示。是为了这个“建功立业”的空想,“我”要拉最刁悍的弓箭、射最长的箭矢、射人要先命中他的马、败敌就先擒住他们的将领。一鼓作气势如虎,万夫莫挡!
但是国家有国家的国界,只要能够遏制住仇敌的侵略,杀人是要有限度的,恰到好处的。没有搪突,相安无事,如若搪突,奋起反抗,岂能做无谓的杀伐!
炫耀尚武是没有道理的,和平才是我们的目的。
在墨客的笔下,这个年夜志勃勃的战士,这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战士已经学会了思考,他那一丝丝迸出聪慧光芒的火花,令人刮目相看。他在发展着。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好一副高原行军的精彩画面!
困难总是相继而来的,刮风下雪,行军打仗,有时候军队横跨绝壁,险要的小路就在陡峭的巨大岩石边。有多少人冻坏了手指直接落在冰层下面!
离开我们那熟习的汉家玉轮已经很远了,什么时候修建好御敌的长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回家了呢?南征的道路被厚厚的浮云遮盖,多么迢遥!
只有亲自经历过那种军旅生涯才会有那种深切的体会。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这是一次战斗过程最简练最形象的描写。单于带着他的部队溘然来打击我们的碉堡,他们的马队卷起的烟尘铺天盖地,形容大战前的紧张气氛,有条有理,规模宏阔,画面感现场感如此之强,堪称极致。“雄剑四五动”彷佛能听到兵器征战的撞击声、人们的嘶喊声,终于,仇敌在我们的打击下开始逃跑了。“我”载着一个敌方首领的首领凯旋归来了,把他挂在临时搭建的军营大门上,“我”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军队行列里……,韶光还长,战斗还多,一次胜利算不了什么。
内敛、谦善,墨客笔锋一转,这个可爱的战士瞬间拥有了天下最美好的风致。他的人格魅力陡然飙升,开始灼灼的放射出刺目耀眼光芒。他已不再是一个纯挚的战士,而是一个有品质、有空想追求的将士了。人物低调和前面战役的激烈形成光鲜比拟,更显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所在。
从军十馀年, 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转眼十多年的当兵生涯,大大小小的功绩谁没有呢?大家为一点蝇头小利争来争去,要“我”像他们一样实在是难以启齿,一句“欲语羞雷同”用得如此之好,生动地勾画出一种高尚的博大的战士肚量胸襟!
这句是全体诗章的点睛之作,也是一个完全的战士形象的刻画总结。下四句再次展开延伸的思路:回望中原,长安的宫廷里孕育着不折衷的气氛,暗示安禄山正在谋划叛乱之事,何况北方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的狄、戎两国呢,大丈夫为国志在四方,哪里有停下来的时候啊!
祖国内忧外祸,军人自有守土之责,倘若信守道义,尊重自己,就顺其自然吧。用如此高调的结尾和诗篇的开头再次形成比拟,表现的是一个人的转变全过程,也是一曲有血性的男子汉的颂歌。
杜甫全体诗的创作初衷,来自于墨客对当时祖国命运深深的担忧。他长期的流落生活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战役和动乱带给社会和公民的巨大痛楚,认识到社会的动荡不安定会直接给一个又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毁坏,他也深入理解一代又一代普通人又是若何舍弃家庭小利为社稷大利、奔赴边陲、保卫边陲的,在此根本上,他能够真正创造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关于中国大家道特色的闪光点,从而发掘出独到的属于中国精神的人格魅力的光芒所在,于是汇入全体历史中中国人精神培植的积蓄河流,成为我们本日的精神依托。
1000多年来,杜甫的这首诗曾经勉励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向前,杀敌立功,保家卫国,勇于奉献。这首诗也成为唐诗三百首中罕见的表现军旅生活的诗歌之一。伟大的唐朝造就了像杜甫这样的天才,或许是由于天才的慧眼自然创造,自觉地站在处于弱势的一方,掩护的却是全体民族的大利益。
朱熹曾经夸奖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君子,杜甫是个中一位。他的人格魅力早已为天下公认,重读杜甫这一首著名的军旅诗,重新认识我们中国人最值得钦佩的一些精神,中华民族正是有这种精神的延续才有本日的辉煌,我们不要忘了,墨客塑造的这位不有名的战士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200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