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惜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唐·杨巨源《谢人送粽》

《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

端午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期间,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埋没几垂名。
——唐·殷尧藩《端午》

屈原汨罗江的惊天一跃,便在端午节里瞬间立起一个永恒的高标!

据闻一多师长西席考证,早在屈原之前,吴越一带就有过端午节的传统。

无论是“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唐·张建封《竞渡歌》)这赛龙舟;还是“渚闹鱼歌响,风和角粽喷鼻香”(唐·姚合《夏夜宿江驿》)吃粽子,都是为了娱悦水神蛟龙。
“灵均去世波后,是节常浴兰”(唐·元稹《表夏十首》)。
端午节以粽子敬拜屈原,是原来风尚的演化和发展,是人们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崇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这首大气磅礴的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痛恨。
一个节日的出身是有一定文化渊源的,就像没有介子推就没有寒食节一样,没有屈原我们就会少了一个传承爱国精神的端午节,因而,高扬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光鲜主题。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煽惑时雷模糊,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真夺得锦标归。

——唐·卢肇《竞渡诗》

端午节最热闹莫过于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对屈原最古老的敬拜仪式之一。
个中描述得最为壮不雅观、声势浩大、精彩纷呈确当属黄裳的《端午泛湖》词。

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喷鼻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月牙。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梅雨刚刚停歇,江堤上的榴花明丽刺目耀眼,浩阔的江面上,红旗猎猎,鼓声如雷,浪花飞雪。
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穿破江面上的阵阵烟波,人声鼎沸似地动山摇。
蓦然回顾,夺得锦标的良好者已经返航了。
暮色降临,人们依旧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只见水天一色,月牙如钩,小船才满载十里荷喷鼻香,惬意而归。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欧阳修《渔家傲》

端午节是一定要吃粽子的。
石榴花艳,雨润杨柳。
“彩缕碧筠粽,喷鼻香粳白立团”(唐·元稹《表夏十首》)。
碧绿的粽叶里包裹着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起来,放在金色的盘子里,这样喷鼻香甜适口、俏丽诱人的粽子,谁不想尝尝啊!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宋·史浩《花心动·端午》);

这几联诗句写的是端午沐浴换衣、饮菖蒲、雄黄酒驱邪,及在家中熏草药以驱除害虫等风尚。

《噜苏录》里云:“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
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自我保护、珍惜生命的光鲜生活意义。

《红楼梦》里贾府便是这样过端午:“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蒲艾簪门”、“虎符系臂”是古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蒲”便是成长在水湄的菖蒲,“艾”便是艾草。
“虎符”是用绫罗布帛等制成的小老虎形状的饰品,戴在孩子们的手臂上用来护身。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碧艾喷鼻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端午节这天,我们这儿至今还有这个习俗:天不亮将菖蒲艾草插在门上驱瘟、辟邪,女子佩戴装有药草的喷鼻香囊,儿童手腕、脚腕上戴五色线圈、穿辟邪的“五毒”兜肚。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唐·徐铉《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赏午”是在端午节的中午饮雄黄酒,吃樱桃、桑椹、粽子,欣赏石榴花等。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白蛇传》里白素贞因端午节到处张挂辟邪驱妖之物,没地方可去,只好躲在家里装病,好心的许仙劝她多吃了几杯雄黄酒,一欠妥心显出原形,活生生吓去世了许仙。
为救夫君,白蛇冒险盗取仙草,差点命丧鹤口。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凄清悲切,情意深奥深厚。
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年夜方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
“忠魂一去讵能还”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但彪炳千古的爱国绝唱却永久不会消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去世其犹未悔”(屈原《离骚》)的屈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也是屈原永久活在端午节里的根本缘故原由。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义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去世者贵。

——宋·文天祥《端午》

只管岁月的风霜早已让系粽子的五色绳褪去那艳丽的色彩,但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谱写出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清·李次青);镶嵌在屈子祠旁招屈亭的这副楹联,是对屈原的准确写照。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明·边贡《午日不雅观竞渡》)。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宋·陈义《菩萨蛮》)。

屈原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便久远地活在端午节里。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等西席。
喜好写作。
传授教化论文、散文随笔、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
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