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对自己有总结的,那便是“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
几百年之后,另一位“圣”再次总结了自己的生平,这个人“圣”便是诗圣杜甫
这首经典唐诗便是年年入选中学教材的《蜀相》。

《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大意:武侯的祠堂去何处找寻?锦官城外那古柏森森的地方便是。
这里碧草上台绿,春色如画。
浓荫蔽日,黄鹂在翠绿的叶丛中娇啼婉转。
这里的主人,还有人记得吗?三顾茅庐,诸葛出山,献出了天下最妙的计谋。
鞠躬尽瘁,辅佐了蜀国两朝君主。
诸葛孔明老了,但老臣的心永不消耗!
可悲的是,穷尽天下计谋却究竟难敌岁月。
出师未捷,秋风五丈原,孔明去世了。
这怎么不让后世的英雄落泪伤心呢?

纵不雅观全诗,杜甫之以是格外推崇诸葛亮,根本缘故原由在于杜甫自己身上也流淌着一腔热血。
然而杜甫终其生平,都未能如愿。
因此这首诗就更加显得沉郁,抑扬。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教材

诗的首句,找寻诸葛亮的祠堂,为何找寻?实在便是为了抚慰这个老臣之心,也抚慰自己的苦闷。
第一句,明白如话,“丞相祠堂何处寻”。
在这里,杜甫不言诸葛亮,也不言孔明,却称呼“丞相”,一种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

“锦官城外柏森森”,则更显得肃穆、庄严。
在松柏森森中,确实一派春光妖冶的景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然而春光的美好却彷佛并不能够让人伸展。
一个“自”,一个“空”,是说大好的春色,歌唱的黄鹂,都无法让民气境愉悦了。
由于那个辅佐两朝君王的“丞相”已经不在,而他身前纵然用尽“天下计”,纵然有“老臣心”,结果却令人一声嗟叹。

末了14字是对诸葛亮生平的概括,一句“出师未捷身先去世”,全诗的意境陡转直下,让人悲叹不已。
末了杜甫言“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不是为诸葛亮一人而垂泪,而是为当时无数诸葛亮一样的空有抱负却没功成的人垂泪。
这短短14个字,由于感情朴拙,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写诸葛亮的诗很多,但杜甫这首却是最经典的,缘故原由就在于诗圣对付孔明的苦感同身受。
这首诗大家喜好吗?欢迎和小编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