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不雅观上为封建统治者解脱或减轻了罪过。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便是反对这种传统不雅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早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解释: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想熏染。这句诗不仅反响了墨客对自然的入微不雅观察,还凝聚了墨客对生活的哲理思虑。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题花山寺壁
宋 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俏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创造,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主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随意马虎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随意马虎就蔓延成长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每每要到老年才取得造诣。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足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个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这是一首教子诗,墨客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主要性。间接履历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知识和技巧的路子。直接履历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主要的路子。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辅导浸染。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诲,见告读者做学问要有勤学不辍、始终如一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论诗二首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纭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前首诗反响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见。他认为诗歌随时期不断发展,墨客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墨客。写出了后人继续古人。本诗虽措辞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期变革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央。
后一首是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见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地,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利害,应该有自己的见地和主见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实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霸占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长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前二句点出在纷纭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殽杂,这时 须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不雅观点。当然这是相称不随意马虎的,须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意见,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武断反对的。
与诸子登岘山
唐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去世、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一直止地变革着,没有谁没有觉得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光阴也在一直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觉得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苦处,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游山西村落
宋 陆游
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既写出山西村落山环水绕,五彩缤纷,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革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墨客分歧凡响的思维与精神——在困境中每每蕴涵着无限的希望。墨客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觉得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武断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涌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悲惨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沉沦腐化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光阴景。
沉船的阁下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本日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墨客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过单独洋
宋 文天祥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死活不雅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年夜方赴去世的民族气节。
七律·公民解放军盘踞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年夜军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逻辑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原是唐代墨客李贺《金铜神仙辞汉歌》中的句子,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授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革,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水不休止,这是符合客不雅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