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1792~1841),满腹经纶,却是英年早逝。从诗文中可见,其希望报效国家,对腐烂的统治深深厌恶。他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官职,任期间推进改革,抵御外国入侵,实乃铁铮铮的男人。然读《浪淘沙·书愿》,却丝毫不见肝胆侠骨,反见柔情似水,不胜温馨,岂不怪哉?
龚自珍诗词《浪淘沙书愿》赏析
山外青山楼外楼,总有一个绝妙的去处,便是内心神往之处。在蓝天白云之外,有一楼阁,四周青云缥缈,白雾缥缈,万花朦胧,偶尔一声鸟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是在此处弹琴读书,吟诗作画,岂不是天算夜的乐事。陡然,悠扬的笛声响起,这五湖的秋色,转眼即逝,何也?那吹笛之人,该是一俏丽温顺的女子,或是红衣,或是白衣,亦或是青衣,总之是盖过了全体秋日的颜色。把我整理好的三万卷书,搬上兰舟,与心爱的女子一起,读书作诗,泛舟赏景,乐哉,乐哉!
龚自珍诗词《浪淘沙书愿》赏析
深秋时节,或有凉气,然红日初升,水天一色,光彩琉璃。心爱的女子呀,端坐在装扮台前,淡雅的喷鼻香气,不知道是喷鼻香炉所散发,还是女子身体所散发,温顺着作者的身心。请把窗帘的钩子轻轻地挂好,这样,我就能够安静地把目光送到你的面庞,把我的满腔心思放在你梳头的美景之中,无论湖水怎么清凉,无论湖面上的清风怎么清凉,也阻隔不了我对你的一世柔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说的是思念。此处说的是共度,实乃是幸福多了。故有一汪秋水般的柔情。
龚自珍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无比温馨又充满着柔情的画面,动听至深。词为书愿,读书为何?远远不是求得颜如玉之大略。读书人爱崇的信条乃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龚自珍说书愿,却对读书人的伟大志向只字不提,实乃留给读者无比的遐想,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龚自珍诗词《浪淘沙书愿》赏析
书愿,亦是自己愿,亦是百姓愿,亦是天下愿;民乐,亦是自己乐,亦是百姓乐,亦是天下乐。
却不知,普天之下,读懂者,几何?!
【最新诗集《春天里(程立祥著)》已经由江苏公民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