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暑假,我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墨客北岛伯伯赠予的《给孩子的诗》,扉页上还有他的亲笔署名。我非常高兴,这是托了他儿子兜兜的福啊。
北岛伯伯在喷鼻香港中文大学当教授,他编这本诗集的缘由,是看到兜兜从学校里带回的一首诗《如果我是粉笔》,准备参加喷鼻香港普通话朗诵比赛。北岛试着朗读了一遍,立即就被“气歪了鼻子”,由于它太粗制滥造了,兜兜自己也说:“我不想当粉笔。”这可是许多喷鼻香港小学生打仗的第一首当代诗啊!
于是北岛下决心自己来选编一本诗集,专门给孩子们诵读。他花了两三年韶光亲自甄别、挑选,终于完成了——我是从媒介里看到这个故事的。北岛说,他要把这本书作为送给兜兜和孩子们的礼物。
我喜好这本书。书等分外文诗选和中文诗选两大部分,搜集57位不同国别的墨客、101首不同风格的当代诗。在这之前,我和周围的小朋友们一样,从幼儿园开始就被妈妈勾引背诵中国古典诗词,至今我能流利背诵200多首古诗,但是诵读当代诗比较少。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参加墨客梁小斌《地洞条记》的新书发布会,我朗读了他的诗歌《我住的房间像一块蛋糕》。当时我很紧张,虽然许多叔叔姨妈给我鼓掌,但我自己不太满意,就像爸爸事后说:“感情不足充足,节奏感不强”。爸爸还说,古诗词虽然好,但都是古人描写古代生活、抒发古人情绪的,当代社会里人们的情绪办法、表达办法都有了很大变革,该当多读一些当代诗,否则就会“不学诗,无以言”。北岛说:“诗歌即形式,是由笔墨和音乐性等多种成分构成的。”要学习这种形式、理解和节制这些成分,唯一的路子便是读诗。
《给孩子的诗》中的第一首诗——英国墨客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是我最喜好的,只有短短的四行:“一颗沙里看出一个天下/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国/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霎时里收藏。”每句诗里都有一个“大”和一个“小”,都有一个我们熟习的平凡景象:一颗沙、一朵野花、一只手掌、一霎时,这些都是可以瞥见或者觉得的,但是它们又同时连着那些看不见的宏不雅观的事物:一个天下、一座天国、无限和永恒,这些事物我们看不见,但又是人们常常在心里想到的。我们想到的东西,那些大的、抽象的、有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藏”在我们身边这些可以瞥见的鄙吝械里。多故意思呀,这诗里蕴含的道理又是多么深刻啊!
书中还有许多我喜好的好诗,比如日本墨客谷川俊太郎的《河流》,一个孩子问妈妈,河流“为什么在笑”“为什么在歌唱”“为什么冰凉”,还有“河流多少岁了”,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气,可是妈妈负责地回答他,由于太阳、由于云雀、由于被雪爱恋、由于大海妈妈的等待……原来河流是大海的孩子,以是也像我们一样地玩闹和快乐。北岛说:“诗歌之光照亮溘然醒来的人。”朋友们,读读这本书吧,你打开书页的瞬间,就会被诗歌照亮。(叶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