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生于1066年,卒于1150年,字晞古,河阳三城人(今河南孟津),北宋末南宋初画家。
他是一位由北宋画院南渡而进入南宋画院的画家。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康王赵构被迫南渡,李唐亦随之,一起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逃到临安,以卖画为生。
南宋建立规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旬。
李唐擅画山水,一变荆浩、范宽之法,喜用峭劲的笔墨,绘出山川雄峻的气势。
晚年删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峭立、坚硬,立体感强。
他的山水画创新意味浓,对南宋画院有着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领航者。
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画家效法、接管,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甚大。
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教子图》《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图》《烟寺松风图》等,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作为“南宋四大家”之首的李唐,不仅是一位精彩的山水画大师,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大家。
李唐的人物画初似李公麟,以方折劲硬著称,内容大多描述历史英雄人物,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

《晋文公复国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此图绘于北宋末年,描述了晋文公(重耳)被他父亲流放在外19年后登基复国的故事。
全图共分六段,采取连环绘图的形式进行描述,晋文公的形象多次涌现,可每段都有树石、车马、房屋作配景。
所绘人物形象各具神态,文公的雍容持重,侍臣的恭敬、武士的威严、仕女的秀雅以及家丁的恐惧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维妙维肖。
全体横幅图式处理得疏密有致,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轻重,富于变革,恰到好处。
图中人物的衣饰尽可能还原春秋时的样子容貌。
北宋末年,康王赵构的经历和困难与重耳类似,以是图中以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左传》作暗景,目的是引发南宋君臣,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忍辱负重,为复国雪恨而努力。
这种隐喻可谓饱含深情、存心良苦,可惜的是赵构不是重耳,他不听劝阻,也没有复国的决心与欲望,乃至为了梦想个人享乐和一己之私,甘心偏安一隅,不惜谋害忠良,重用奸佞之臣等。

《采薇图》,绢本,设色淡,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述的是西周初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本是富商时诸侯国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南)君主的两个儿子,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侯姬昌(周文王)。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便是后来的周武王。
姬发登基后要兴师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借机造反、讨伐君王之事的行为欠妥,属大逆不道,于是拦住马头进行谏阻。
周武王没有屈服他们的谏阻,兴师灭殷后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自然成了西周的子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从此居然不吃从周朝地皮上成长出来的粮食,而是隐居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内),以采撷野菜充饥、度日。
长此以往肯定不是个办法,一定生活不下去,末了只得饿去世在山里。
临去世前他们作了一首《采薇歌》,以表达“不食周粟”的武断信念和顽强品质。

从两幅画看李唐的爱国情怀

《采薇图》细腻逼真地刻画了伯夷、叔齐不吃周粟、宁死不屈的形象、精神、气节与意志。
图中两人对坐在峭壁绝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武断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虔诚谦卑,表示乐意全心相随。
两人脸庞清癯,身体瘦弱。
由于长期生活在野外,以野菜充饥,不啖荤腥,肉体受到了巨大的折磨与损耗,但精神却丝毫没有被困难困苦所压倒。

联系当时实际,“靖康之难”后北宋王朝被金人所灭,值得光彩的是李唐在被押往金国的途中设法逃了出来。
他吃尽千辛万苦一起南下,跟随康王赵构的大队人马,一贯飘摇于扬州、绍兴、宁波等地,直至1132年才到临安安定下来。
可是刚到临安,却举目无亲,因此李唐只能在街头隐姓埋名,靠卖画度日,情状十分的尴尬、困难,于是写诗慨叹:“云里烟村落雨里滩,看之随意马虎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后被朝中太尉邵宏渊创造,立即向宋高宗赵构禀告。
赵构知道李唐是个难得的绘画人才,便召他入宫。
李唐进入画院时已年近八旬,加之他画名显赫,自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画家,画院中的后学莫不唯他马首是瞻,故很快成了画坛的中坚和领袖人物。

李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述《采薇图》,借古讽今地刻画如此的历史故事,这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处于对峙、南宋王朝采纳屈膝降服佩服偏安政策的情形下,须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这一方面表明了贰心系故土、爱国爱民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表明了他训斥屈膝降服佩服、痛恨变节的卖国行为。
由此,我们不得不为李唐不顾个人安危、当仁不让的爱国情怀所冲动、折服。
(唐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