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看那桐花盛开的万里丹山路上,雏凤的鸣声一定比老凤的更加清亮动听。
后来,这两句诗广为流传,针言“雏凤清声”即从此而来,常用以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这“雏凤清声”里,既饱含着对当时才华的惊叹,也寄寓着对未来造诣的美好祈盼。
李商隐这两句诗所赞的韩偓,离去宴时仅10岁,而在走马之间即成文章,以是李商隐夸他文思敏捷,富有诗才,将来一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韩偓,晚唐墨客,字致光,小字冬郎。
那么,后来他的诗写得如何呢?咱们本日就来读一首他的《醉著》,很能代表其以画入诗的诗作特点。
在这首诗里,墨客以白描手腕勾勒出一幅极美的画面,给人安宁祥和之感,也寄托着墨客的心境。

《醉著》

10岁作诗就才惊四座还被李商隐写诗夸过韩偓这首诗值得一读

唐·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

一村落桑柘[zhè]一村落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

过午醒来雪满船。

首句“万里清江万里天”写的是大全景,万里清江之上,长空万里,大略7个字勾勒出一片清明广阔的天地。
次句“一村落桑柘一村落烟”是偏于近景的描述,桑树柘树与炊烟,代表沿途流转的村落庄景致。
“万里”与“一村落”在一句中反复涌现,叠加出船行一起豁亮清明悠然的美好景致。

如果说前两句是移步换景的动态画面,后两句则是转而描述静到极致的静景,且景物从远到近,再将镜头移得更近。
清江之上,一篷小船,渔翁喝醉睡着也没人喊他起来,等到自然醒来时,雪已纷纭扬扬堆了满船。

从长空万里,到落雪满船,只是一觉之间,景象的变革在无声无息间完成。
在这期间,天地辽阔无声,渔翁坦然安眠,只有雪花无声地飘落,寥寥数语描述出一幅极为安谧祥和的画面。

自然界的变革如是,人间间的变革更是如是,唯有泰然处之,方可得到安宁。
韩偓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调,通过对一位置天地变革于身外的渔翁形象的描述,通报出深长的意味,让我们读罢,有所感,有所思,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