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景,(情景关系):以乐景写乐情。美好之景常日给人愉悦的感想熏染,诗词中也常用美好的事物来陪衬美好的心情。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写景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墨客的集中而饱满的感想熏染。西湖勃勃活气之景,从正面衬托出墨客的欣赏之情。
哀情,(情景关系):以乐景写哀情。古典诗词为了突出人物的痛楚,哀愁,有时用令人愉悦的妖冶景物来奉陪衬,以达到强化人的愁苦之情的效果。即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倍增其哀。”例: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该当是哀婉伤感的。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碧绿,洁白,青葱,火红的清新美景,令民气旷神怡。诗的后两句抒发的是哀婉凄恻的思乡之情。看到如此美景,想到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嬉戏兴致,反而更勾起流落的伤感。
哀景:(乐情),(情景关系):以哀景写乐情。衰败之景常日引起人的愁苦之情,但古典诗词中有时也通过景物的反差来强化昂扬欣喜之情。例: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誰人不识君?”景象骤变,黄云千里,大雪纷纭,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景象如此恶劣,若是一样平常行人,自然会想起关山难越,无处投靠之悲。董大有名天下,仰慕者浩瀚,登程前去,无须发愁。恶劣的景象,反衬了董大的名气和作者年夜方高歌的豪情。
哀情(情景关系):以哀景写哀情。古典诗词中常常采取诸如“西风”“落花”“古道”“昏鸦”之类的景物来陪衬人物内心的凄戚。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西楼月残,庭院深深,孑然独行。这饱蘸哀愁的画面更有力地表现了词民气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解的离愁。
1.“情与景”关系中“情”的把握(1)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2)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握。
2.剖析诗歌中写“景”的一样平常方法。(1)从作者不雅观察景物的立足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剖析。如高,低,俯,仰的变革,绘形,绘声,绘色。(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剖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觉得,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革,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剖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比拟(“野径云倶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述相结合(“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腕的利用。(《蒹葭》)。
3.“情与景”题型的一样平常答题方法
(1)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用恰当的术语明确“情与景的关系”。常用术语:借景抒怀,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渲染陪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2)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物,剖析这些景物构成一幅若何的画面。(3)体味诗歌中的意境,领会墨客写景所表现的详细情绪,
例: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庭
徐燮钧
秋庭在夕凉,屋角微风飏。叶脱鸟惊散,月来花与翔。茶烟穿绮井,入语出新簧。醉里闻吴咏,翻疑梦故乡。
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叶脱鸟惊散,月来花与翔。”
答:这两句诗描写了秋风微拂,树叶掉落,花瓣飞舞的景象。作者融情于景,用“鸟惊”“花翔”的情绪化描写,传达出因秋风吹动而内心惊动,思绪飘远的思乡之情。
(王雨艽诗词整理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