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1942年7月,间隔“七七事变”恰好五周年。墨客有感国事困难,一有汪精卫投敌,二有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制造国共纷争,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七七”,指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出发点。
“即今抗战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首联是说,从抗战至今,日子过得极为困难,野外上又添许多新坟,平添了“我”无尽的愁思。这是写“抗战之困难”。
抗战如何困难,且看累累白骨。为了赢得抗日战役的胜利,为了赶走侵华日军,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捐躯,成为二战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沙场。中国是正义的一方,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赤心照汉旗。”颔联是说,五年过去了,“我”的碧血如沧海般翻滚;“我”的赤心始终未变,依旧照着中国的旗帜。这是写“志向之未变”。
不管时局多么困难,墨客的一颗碧血赤心从未改变。此联化用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之诗境。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儿皇”,指汪精卫。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萁豆炊”,指以1941年“皖南事变”为代表的国共纷争。颈联是说,一国之中,忍见汪精卫建立了傀儡政权;一朝之内,只谋划如何清剿共党,相煎何太急。这是写“时局之多变”。
外要抗日,内要应对汪精卫的叛变,国民党的摩擦,时局困难,由此可见。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尾联是说,为山九仞,怎么能这样功亏一篑,同仇敌忾,谁敢辜负亿万民众的期待。这是写“万民之期待”。
墨客始终相信,只要大家同仇敌忾,就一定不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终极一定会迎来抗降服利的曙光。
纵览全诗,年夜方冲动大方,义愤填膺,忠心不变,志趣高洁,具有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为爱国诗中的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