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鹳雀楼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建筑的军事建筑。
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
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常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鹳雀楼楼体壮不雅观、构造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上风、风景奇丽,唐宋期间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个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据传历史上的鹳雀楼后被元兵烧毁,成为国人一憾。
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关心下,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
复建的鹳雀楼为目前海内惟逐一座采取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跟着唐诗去不雅光第1集写鹳雀楼的那些古诗词

以鹳雀楼主体为中央的鹳雀楼景区分四个游览区:一是名楼游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二是黄河风情游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园、柳园;三是山水游览区,包括苍山自然景不雅观园、吉祥快意湖、鹳雀园;四是康乐游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风马球场、日潭戏水园等人文自然景不雅观。

二、鹳雀楼文化秘闻

鹳雀楼由于楼体壮不雅观,构造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胜,风景奇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不雅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高高在上,雄不雅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唐代墨客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催人奋发向上,勉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随处颂扬。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不雅观”。
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墨客由山河壮丽的景不雅观遐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惆怅。
又如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
天势围平野,赶过尘世间”。
此诗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马戴、司马札、吴融等锋头极盛的墨客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

但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诗冠,当属太原才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墨客受大自然震荡的心灵,悟出的是夷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因循守旧的肤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致,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因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不仅勉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
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掌上河山之势。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仅占河山之胜,而且据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期间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名播遐迩。
鹳雀楼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
拥山河之胜的蒲州名楼,险些成了当时大墨客们赛诗的舞台。
鹳雀楼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在此折返大海。
永济古称蒲坂,夏、商、周以前,尧和舜帝都在这里建都。
这里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想一想,鹳雀楼所演绎的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我们不能不为之惊叹。

三、鹳雀楼诗词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逐步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彭湃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勾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逝。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欲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
(不是常日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墨客面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致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活气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墨客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墨客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欲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便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墨客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这首诗写墨客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胸襟抱负,反响了盛唐期间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个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看见的景致,“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不雅观,气势磅礴。
这里,墨客利用极其朴素、极其浅近的措辞,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登鹳雀楼

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赶过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释

唐代河中府名胜,因常常有鹳雀栖息,故得名,后被河水冲没。

迥临:高高的在上面。
迥:常作远或独自的样子阐明,此处应描写高远。

世尘:尘世。

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
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

断山:陡峭的高山。
杜甫《远游》:云长出断山。

译文

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阔别尘世间。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赏析

此诗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肚量胸襟。
墨客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以为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间尘俗。
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利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觉得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故意趣。
从思想境界看,则墨客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
第二句一作“高谢众人世”,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中条山脉西接西岳。
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彷佛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野外,但奔驰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
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墨客开阔的胸襟和旷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
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墨客志高气逸的情怀。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韶光过得快,忧闷到来一天也以为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绪,了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注释

⑴同:犹“和”,酬和。
崔邠(bīn):唐代墨客。
字处仁,清河武城人。
鹳(guàn)雀楼:唐代河中府的名胜。
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
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
后为河水冲没。

⑵西:一作“南”,一作“前”。

⑶汀洲:水中小洲。
《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⑷箫鼓:箫与鼓。
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⑸千年:极言韶光久远。
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赏析

此诗开头四句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
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每每会勾起对韶光长河的遐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
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与“蜂火城西百尺楼,薄暮独坐海风秋”(王昌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写法异曲同工。
以“高标出苍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种高高在上、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势非凡。
此句写站得高,下句则写看得远:“汀洲云树共茫茫。
”苍茫大地遂引起登览者“谁主沉浮”之叹。

题河中鹳雀楼

唐代:张乔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

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登河中鹳雀楼

唐代:司马扎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尘凡。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唐代:殷尧藩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

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登鹳雀楼

唐代:吴融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

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鹳雀楼晴望

唐代:马戴

尧女楼西望,人怀邃古时。
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备注:鹳雀楼景区先容

鹳雀楼景区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以鹳雀楼为中央,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构造。
(1)名楼浏览区。
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和名楼中央浏览区。
(2)黄河风情浏览区。
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和柳园。
(3)山水浏览区。
包括:苍山苍林自然景不雅观区、吉祥快意湖和鹳雀宛。
(4)康乐浏览区。
包括:蒲津康乐园、唐代马球场和日潭戏水园。

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秘闻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盛唐时期开放的社会精神和盛唐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开成“高下五千年,放眼看天下”的高远意境,成为国内外游人不雅观光、浏览、休闲、度假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景区内重点景不雅观地段详细方案,根据基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与造园规则做到完美结合,通过具有象征性,古朴典雅,自然折衷的建筑物琚符号等,表示、陪衬鹳雀楼的宠伟壮不雅观,渲染博大精湛的中原文化,从而给人一种辽阔、雄壮而高远的传染力。
使游人在发思古之豪情时,能动地融入到景不雅观的感想熏染之中。
各重点景不雅观布局,充分利用沿临黄河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做到疏密有轶,组景借景序,使全体景区形成一曲有序幕――乐章――高潮――余韵无穷的人文景不雅观,自然景不雅观和园林建筑等相互和谐的交响乐章,更加表示“中华名楼,黄河明珠”的崇高深远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