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写过荷花的墨客太多太多,且写荷花的佳句也是数不胜数。但有一个人写的荷花就分歧凡响,这个人便是晚唐著名墨客李商隐,李商隐以爱情诗著称,且他的诗句大多构思新奇,风格绚丽。本日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他没有专注写荷花外表有多么的俏丽动人,而是专注于花和叶子的关系,写出荷花跟其他花不同的地方,一样平常的花和叶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花进入金盆,而叶子只好凋落进尘土里,只有荷叶和荷花相应相随,红绿搭配,任其随意有卷有舒,有开有合。
也正是由于这样,荷叶掉落,荷花枯萎的时候,才更让人悲哀。李商隐实在是给我们供应了一个写咏物诗的范文,只要细致不雅观察,写别人没写过的,捉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就肯定能成功。花叶相随,要开一起开,要枯萎一起枯萎,这便是李商隐捉住荷与其他不同的特点。
虽然他表面上是写荷花,但实在是想写人。回忆一下《咏柳》,也不但是纯挚些柳树的颜色和形状,而是把每一条柳都授予了生命。那么李商隐借荷花是在写什么呢?
这首诗是公元前838年所作,这一年,他跟王氏刚结婚,写了这首诗送给妻子,这首诗实际在写人。之前有人就写过"涉江采芙蓉""所思在远道",想渡江去采荷花,送给在远方思念的亲人,这是用给荷花授予爱情和相思。
李商隐的这首诗,既有情又有理,是很有深意的一首诗,寄托着人对爱情的美好神往,荷叶和花相伴,寓意着夫妻令人同甘共苦。但这背后的深情,但愿你不懂。
深秋独游江曲
纵不雅观李商隐的这生平,仕途不快意,感情上也不长久。夫妻两人结婚往后,聚少离多,没到13年,妻子就生病去世了,他也写了很多吊唁妻子的诗作,原来长相厮守的欲望成空,留给他的又是什么?
公元758年,他独自一人出游,写下了《深秋独游江曲》: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相识的场景彷佛就在昨天,岁月流逝,到了秋日,但已物是人非。荷叶初长,春恨即生。等到荷叶枯萎的时候,秋恨又天生。遗憾和思念一贯伴随着他。末了两句很是深情:最痛楚的是,我深深地知道,只要身在,情就在,现如今只能一个人站在江头,看着滚滚的江水入眼,入耳,入心。
鸿雁说
李商隐的两首荷花诗,两种相思情,一种是思念一种是吊唁。荷终极会逝去,只有江水不断绵延,永一直歇。
两首荷花诗,两种相思情,一种是美好的期许,一种却是伤心的离去。对照起来让人不禁悲哀、难过,从相碰着离去。他所写的,使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情,也是这世间经历过的所有人的感情。只有亲自经历过之后,才能懂得这种感想熏染,但愿你永久都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