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即苏门学士黄庭坚,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
他去庐山和僧人谈诗,讲到《生公讲堂诗》诗末句:“一方明月可中庭。
”,有僧人问,为什么不说“一方明月满中庭?”黄庭坚一笑而去。

古人作诗,对付一个字如此讲究,这是为什么呢?

一、《生公讲堂》

一方明月可中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第四首,《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一方明月可中庭改为一方明月满中庭黄庭坚一笑而去

生公,是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
相传生公刚来苏州时无人赏识,于是在虎丘寺立石为徒,给石头讲《涅盘经》。
至奇妙处,石皆点头。

这首诗的大意是,当年生公讲佛法,连鬼神也来听,去世后堂空,夜里都不关门。
如今此处寂寥安静,积满灰尘,一片月光恰好映照着庭院。

可,在这里是恰好、正好的意思。

在苏州虎丘寺,本日有“可中亭”,由此而知,这个“可”字大有来历。
是绝对不能改为“满”的。

二、可中来历

杨慎《升庵诗话·卷六》专门讲过这首诗:

  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山谷须溪皆称其“可”字之妙。

按《佛祖统纪》载宋文帝大会梵衲,亲御地筵,食至良久,众疑日过中,僧律不当食。
帝曰:“始可中耳。
”生公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可中,何得非中。
”遂举箸而食。
禹锡用“可中”字本此,盖即以生公事咏生公堂,非杜撰也。
彼言白日可中,变言明月可中,尤见其妙。

山谷,上面说了是黄庭坚,须溪,是南宋词人刘辰翁。
二人皆夸奖“可”字之妙。

杨慎说,可中来自于《佛祖统纪》。
宋文帝会见空门子弟,用饭的时候过了中午,按照僧人的戒律,过午不食。
天子说,韶光不是太晚,恰好是中午呀。

于是生公说,太阳附着于天,天(天子)说恰好日在中天,没有违犯戒律,大伙一起吃吧。
于是众僧都随着吃起来。

实在,这是僧人们对付空门戒律的一种解读和打破。

杨慎说,刘禹锡用了这个典故,把白日变为明月,非常奥妙。

三、满不如可

黄庭坚在庐山的寺庙,给和尚讲解刘禹锡这首关于苏州虎丘高僧的诗。

某个僧人提出了为何不用“满”字,黄庭坚一笑而去,这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此人不敷以言诗吧,

这里有两种解读。

首先,从炼字炼句来说,黄庭坚认为可比满好。
可,明月恰好在中庭,不仅是映照,还有悬挂于中庭上空的意思。
满,月光照满中庭,不是恰好、刚好这个韶光点,而是已经发生了这一段韶光。

其次,这句诗按照杨慎的说法来说,是用了典故的。
以是只能用“可中”,不能用“满中”。
而且,如果用可中,该当是指明月悬挂于中庭上空的意思。

用了典故,就不仅仅是描述景致这么大略了,会引发读者一系列的遐想。

黄庭坚没有阐明就一笑而去,大概是笑话这个和尚佛法修为不足,连生公这个故事都不知道,不仅是不可谈诗的问题了。

以是,很多人不提问题,怕露怯,怕丢人,怕碰着黄庭坚这种不愿意谆谆教导的人。

四、可中亭

虎丘园中有可中亭,最早的可中亭不知建于何时。
在南宋,有张镃《江城子· 夏夜不雅观月》词云:

飞来冰雪冷无声。
可中亭,骨毛清。
卧看东南、和露两三星。
骤然神游天上去,呼彩凤,驾云軿。

望舒宫殿玉峥嵘。
桂千层,宝喷鼻香凝。
捣药仙童、邀我论永生。
一笑归来人未睡,花影送,上窗棂。

不过,词中的可中亭有版本为可中庭。
如果不是写虎丘,可中庭的可能性更大。

到了明朝,就有墨客写虎丘的可中亭了。
吴宽《江神子·游虎丘》: ·

千人石上可中亭。
僧说法,鬼来听。
此事休谈,但爱石崚嶒。
二十馀年身再到,头已白,树犹青。

剑池一道更清泠。
第三名。
载泉经。
斜阳啼鸟酒初醒。
小阁半间重徙倚,苏子语,是诗铭。

这首词和刘禹锡的诗一样,用了生公的典故,

千人石上可中亭,千人石在虎丘山剑池 旁。
宋人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讲到:“虎丘 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
俗传,生公 讲法於此。

清朝大墨客吴伟业《虎丘可中亭》诗曰:

“白石参来共此心,一亭矫立碧潭深。
松间微月窥人淡,似识高贤屐齿临。

可中亭石柱有对联云:

顽石听经,禅心默契,名山埋剑,胜迹长留。

上联,用的是生公对石讲经的故事,下联,用吴王阖闾陵墓埋剑的典故。

结束语

欣赏古诗词,如果不知道字词背后的典故,很难明得墨客深意。
一轮明月满中庭,仅仅是写景而已,一轮明月可中庭,除了写景,还让我们想到了生公与其故事。

另宋人范晞文 《对床夜语》说:

刘禹锡“一方明月可中庭”,老杜有“清池可方舟”。

两舟相并曰方舟。
杜甫诗意可能不是池子里可以泛舟,而是池子里恰好有舟。

@老街味道

墨客玉屑解读八病,与文镜秘府略有不同,律诗须要避免八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