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 读 课 文

习近平总布告指出:“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
”语文是中华精良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造就的主要载体,是空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主要奠基石。
为推动广大公民群众重温中学语文课文,回味经典文章,汲取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中共闽侯县委宣扬部、闽侯县教诲局、闽侯县融媒体中央,联合推出“一起读课文”线上朗读活动,通过重温中学语文课文,回味经典文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学习的浓厚氛围,用声音的力量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傲。

《荷叶•母亲》

闽侯县榕桥小学

一路读课文丨荷叶•母亲

陈洛铃

课文内容

荷 叶 • 母 亲
作者: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恰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畅,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以为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写意!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旁边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阁下——一转头忽然瞥见红莲阁下的一个大荷叶,逐步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年夜胆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冲动——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朗读心声

《荷叶•母亲》是一篇赞颂母爱的美文。
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冲动,进而遐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与关爱。
在母亲自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篇散文诗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怀,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
文如沉着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残酷,又耐人寻味。

个人简介

我叫陈洛铃,来自闽侯县榕桥小学四年级(3)班。
我是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学生,曾参加福建教诲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得到二等奖;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措辞艺术大赛省赛得到铜奖;参加福建省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得到一等奖;参加桃李杯舞蹈艺术得到一等奖;参加学校朗诵比赛得到二等奖。

朗诵音频

选材缘故原由

从古至今,母爱总是被人赞赏。
在《荷叶•母亲》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转头忽然瞥见红莲阁下的一个大荷叶,逐步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样淳厚的母爱,怎让人不为之动容呢?

一篇听不足?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喜马拉雅
订阅“一起读课文”栏目
收听更多节目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收听更多节目
欢迎保存并转发此海报到朋友圈

中共闽侯县委宣扬部

闽侯县融媒体中央

闽侯县教诲局 出品

编辑:宋桂瑱 洪婷婷
校正:李雯珺 吴梓航
审核:吴昕 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